“共富”护工用文成方言询问老人身体情况并说明一天康复安排。文成县委组织部供图
“为了照顾有中风后遗症的母亲,之前我一直不敢找稳定的工作,离家也不敢超出1公里,因为要24小时在边上照顾,也没办法。”温州市文成县百丈漈镇暔山医院一楼大厅,赵阿伯刚刚为自己的母亲办理了入院康养手续。赵阿伯今年已经60岁了,像他这样的照护群体在百丈漈镇不在少数,家里有失能老人,没有正常的社交生活,昼夜看护、压力巨大,对于他们来说,更好的办法是让山区失能老人也能就近得到专业医护人员的照料。
为此,百丈漈镇在2024年新一轮民生“十”事征集中,将群众反响最大、需求最迫切的失能老人“养老问题”纳入重点民生“十”事之一,依托暔山医院资源优势,探索推行医康养融合型“共享养老”模式。结合去年年底完成的首批镇域内失能老人家庭入院康养的意愿排摸情况,暔山医院目前已入住康养失能老人70张床次,预登记入住老人100余人。
何为医康养融合型“共享养老”?据百丈漈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医康养融合型的“共享养老”模式是基于山区群众养老需求以及医养资源实际,以党建为统领、共享为导向,推进“政企民”三方协同,通过党建联建将医疗企业闲余资源与群众医康养(医疗、康复、养老)需求精准匹配,从而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互助互惠,让“医养”“康养”“智养”相得益彰,真正实现山区老人家门口幸福养老。
针对不同的医康养需求,暔山医院还将医院的康复、护理、保健、预防延伸到“共享院区”,提供专业、对应的康复、护理服务和康复护理相关的健康生活服务,让失能、半失能老人能够享受到全面的康养护理服务。“医院环境舒适,康复室、活动室齐全,康复师也非常专业,还经常有志愿者提供免费理发等生活服务,在这里养老,我很安心。”村民赵沛积说。
昂贵的护理费用也是横在山区群众养老之路上的一座“大山”,为此,百丈漈党委联合暔山医院为有需求的低保户、低边户开展兜底保障养老服务,首批提供20个试点名额,护理费用低至每月680元。“与市中心的康复中心对比,暔山医院的入住费用不到其三分之一,普通村民都能承担得起。”暔山医院负责人说道,“区别于普通养老院,我们还贯通了‘养救治’紧急转换处置通道,试运行以来,已为3名入住老人开展紧急救治和术后护理,并对其中的低保户实施全免救助,让老人的生命安全更有保障。”
社区养老是“共享养老”的有益补充,百丈漈镇以党建引领整体智治,整合、改建起现有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结合“移动医院”医疗巡诊,全面构建山区老年友好养老环境。“我们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康复训练室、心理咨询室等,提供生活照料、紧急医疗、定期随诊等服务,实现各类优质养老服务真正触手可及,让老人舒心、安心,让家属省心、放心。”百丈漈镇党委委员钟瑞芳说,“同时,聚力打通养老服务网络,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驻点,组建本土化护理队伍,拓展居家上门服务覆盖面,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居家探访、生活照料等服务。”
夏克琴是一名基层计生服务人员,有着20年的卫生工作经验,2023年11月,她被百丈漈镇党委特别聘任为护理工作的“共富经理人”,在她的带动下,22名有耐心、肯吃苦的留守妇女成为专业护工员,这支平均年龄60岁的“共富”护工队伍也开始影响着周边乡镇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群体加入到护理行业中,为“共享养老”注入更多的新活力。
“这支护工队伍很好地解决了本地老人听不懂普通话的问题,除了社区服务,她们还协助医护队伍参与入院老人的康复护理,每个房间都会有一名本地的护工,有效架起医师和老人之间的交流桥梁。”夏克琴自豪地说。
下一步,百丈漈镇将扩大“共享养老”服务布局,联合暔山医院增设300个床位,加快镇级养老院提升进度,满足基本养老服务供需对接;同时还将扩大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育,让更年轻、更知识化的人才加入到“共享养老”事业中,为山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