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义乌国际商贸城里有个特殊的早自习——

晨光里传来英语朗读声

字体:
—2024—
05/15
07:18:30
2024-05-15 07:18:30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杜羽丰 何贤君 沈立

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户们相聚一起学英语。 记者 杜羽丰 摄

  浙江在线5月15日讯(记者 杜羽丰 何贤君 沈立)“Customer”“Thank you”……14日早上8时40分,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大堂传来阵阵英语朗读声。学英语的不是别人,正是市场内经商的商户们。

  这是义乌商城集团定期举办的外语晨练基地,每天都有数百名市场经营户相约在此。他们不分行业、不分年龄,主要任务就是背单词、学英语,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这一外贸行业的“敲门砖”。

  “店面可以晚点开,英语要先学起来。”商户单晨晓是英语“晨练”大军中的一员,几乎每次都是第一个到现场。

  50岁的单晨晓没有任何外语基础,遇见外商往往愣在原地干瞪眼,为此丢了不少订单。“有时候只能用计算器按几个数字,很可怜。”单晨晓说,看着别人用英语谈生意,订单一个接一个,别提有多羡慕,这更坚定了她学英语的决心。

  “我们60后也要开始学英语了。外国客户越来越多,不学还真不行。”在一区二楼做饰品生意的陈青青今年58岁,她说,店铺有不少来自中东、欧洲等地区的客户,“如果听不懂,不会交流,订单肯定拿不下。”

  这两天,她学到一些关于颜色、价格的词汇,遇到外国客户来询单马上就用上了。在她的笔记本上,记者看到,英文“large order”(大订单)旁边用“拉缺O特”的字样做了备注。“有些不会念的单词,我索性就用汉语‘音译’标出来,只要对方能听懂就好了。”陈青青说。

  “课程从早上8时40分到9时20分,有时还会加时。客户一般都要9时30分之后才会来,我们趁这个间隙为商户免费培训英语。”义乌商城集团人力中心副总经理张利告诉记者,课程内容也主要针对贸易环节日常所需来设置,“客户维护、日常接单、公司介绍……每天都有一个主题,就是为了帮助商户更好地和外国客户沟通交流。”

  作为培训导师,360外语培训机构英语老师张琪被商户们的好学精神所震撼。“他们当中,很多都是身家千万甚至上亿的大老板,但是不管到几岁,哪怕头发都白了,还会认真学习的这股劲儿,我觉得是最宝贵的财富。这或许就是义乌能成功的原因,也是义乌精神所在。”张琪感慨道。

  义乌国际商贸城拥有7.5万个商位、210万种商品,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外向度高达60%。

  “眼睛向外,已经成为义乌商户的普遍认识,外贸生意越做越大,学英语就成了大势所趋。”张利说,“小商品大市场,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创造更大的辉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义乌;国际商贸城;英语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