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国际湿地城市创建 杭温联手冲击浙江“零的突破”

字体:
—2024—
05/22
23:49:30
2024-05-22 23:49:30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李睿 通讯员 陈爱民 张玉伦

  发布会现场

  全国首个生态省浙江,有望实现国际湿地城市零的突破。

  5月22日,据《杭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消息,近期国家林草局已决定正式向《湿地公约》提名杭州市参加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同步提名的还有温州市,相关结果将于2025年正式公布。这就意味着,浙江或将一举拥有两座国际湿地城市。

  心仪已久的金名片

  国际湿地城市的名片,代表着一座城市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是展示生态文明保护成果的重要窗口。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3座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包括哈尔滨、海口等,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这张金名片,浙江心仪已久。

  就拿“头雁”杭州来说,这项工作被写入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杭州也多次公开表明决心:“将举全市之力,全力推进国际湿地城市创建”。

  富春江镇芦茨村

  “万顷湿地是大自然给予杭州的恩赐,也是杭州这座城市的鲜明标识。”杭州市林业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姚伟明介绍,创建国际湿地城市的路上,杭州一以贯之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

  比如,杭州出台了全国首个湿地公园管理保护条例,率先施行《杭州市湿地保护条例》,创新一般湿地分类保护。通过湿地生态保护补偿,对全市受保护的121万亩湿地给予每年20元/亩生态补偿。

  “杭州湿地保护率从51.36%提升至63.74%,成功走出了一条湿地保护与利用双赢的西溪之路。”姚伟明说。

  此外,杭州还建成了国内首个权威“中国湿地植物数据库”,并着力打造“北纬30度生物基因库”。同时建设有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基地,开展珍稀濒危物种抢救保护工程,华南梅花鹿、海南鳽、天目铁木等种群得到恢复性增长。

  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生态“家底”创多个“之最”

  杭州,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在当日发布的《杭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里,细数了杭州的生态“家底”。

  这也是杭州完成的首次全区域、全网格、全物种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足足花了4年时间,颇为珍贵与全面。

  调查结果显示,杭州共记录到物种16000余种。其中陆生高等植物 4868 种,陆生脊椎动物689种,昆虫6967种,大型真菌1428种,淡水水生生物2055种。

  这其中,还不乏一些可爱的“新朋友”。

  “我们发现了苕溪鱲、白盖鸡油菌、半圆形胶孔菌、天钟山泡头菌、杭州卷胶耳共5 个新物种,短尖护蒴苔、异美瑞丝菌等11个中国新记录物种。”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处处长张丽荣介绍。

  翻开这本白皮书,还会发现杭州有不少“生态资源之最”。

  比如,杭州境内的天目山,保存着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是现今野生天目铁术的全球唯一生长地。

  野生华南梅花鹿鹿群

  清凉峰,则是梅花鹿华南亚种野生种群在我国境内栖息活动的最东南端。建设有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多年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目前区域内的华南梅花鹿也已从建区前的80余头增长至350余头。

  千岛湖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淡水人工湖,杭州湾是我国沙质和淤泥质海岸的最南线,是迁徙鸟类重要的中转停歇地和越冬地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发布会现场,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利阳向市民朋友呼吁:正确对待城市当中的野生动物,不要随意放生外来物种,当好多样性保护的监督员。

  此外,杭州还设有9家市级以上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如西溪湿地、杭州植物园、萧山寺坞岭、建德绿影仙谷等,“欢迎大家来体验地,感受生物多样性的奇妙。”马利阳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湿地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5月22日,据《杭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消息,近期国家林草局已决定正式向《湿地公约》提名杭州市参加国际湿地城市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