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选派启动仪式现场。潮新闻记者 俞刘东 摄
5月8日,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选派启动仪式在杭州举行。100名省级文化特派员首次公开,集体亮相。
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是浙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发表的系列重要讲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浙江勇扛使命担当、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契机。
文化特派员的核心在于“特”和“派”,“特”是要聚焦宣传文化工作,重点指导1个行政村,结对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或农村文化礼堂,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服务供给、文化品牌打造等N项工作任务;“派”是指文化特派员与原工作岗位不脱产,服务周期为两年,每年要驻乡镇(街道)100天左右,每个月至少赴基层指导服务1次。
在去年11月举行的浙江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上,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在报告中提出要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今年春节后,文化特派员工作进入加速推进期。4月8日,浙江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提出明确要求。4月30日,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文化特派员工作实施意见》。浙江省委宣传部经过深入摸排乡村需求,并会同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按一定程序和标准推荐、面谈人员,经过双向选择、统筹调配后,最终形成首批文化特派员结对名单。
▲首批省级文化特派员合影。潮新闻记者 俞刘东 摄
在首批百名文化特派员中,浙江省文联推荐并最终入选的特派员占总数的近五分之一,他们来自浙江省文联直属单位、省属高校、省属和市属院团等,专业涵盖戏剧、舞蹈、美术、民艺、曲艺等10个艺术门类。
对于自己结对的丽水市松阳县,浙江展览馆工作人员姜磊并不陌生。他介绍说,松阳保留了大片的原生态传统村落,是艺术家寻找创作灵感的胜地,过去几年来,浙江展览馆在当地探索“艺术乡建”,开展了各类艺术创研、艺术展览活动。“这次我当上文化特派员,背后有整个展览馆的团队作支撑,争取今后让村里‘月月有展览,天天有艺术家’,推动传统村落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最终让村民受益。”姜磊说。
“中国乡村并不缺文化,尤其是民艺民俗,本就是从乡村大地上孕育出来的,我们文化特派员要做的,是激发在地文化的内生创造力,重建乡村文化自信。”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副馆长金晓依表示,将深入挖掘结对村的文化特色,激发农村文化礼堂与乡村美术馆的活力,同时考虑把课堂“搬”到乡村去,让学生深入感受乡村文化。
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浙江省舞协主席团委员、杭州歌剧舞剧院编导刘海波也有创新的点子,“乡村就是一个广阔的大舞台,我想让村民当主角,在乡间地头打造富有当地特色的实景演艺,助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据了解,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已相继奔赴基层派驻点开展工作。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杨守卫表示,浙江省文联将努力发挥好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成为可靠有力的“娘家人”,对表现突出的文化特派员,将在今后的研修培训、推优荐才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同时,将推动更多省级优质文艺资源配置,以高品质的文艺供给不断增强基层群众文化获得感。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