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30年前,她用棒冰换砖头,只为在西藏“种”下梦想!杭州的“棒冰女孩”找到了

字体:
—2024—
05/24
08:46:49
2024-05-24 08:46:49 来源:潮新闻 记者 詹丽华 王柯宇

喻恺宁讲起30年前自己7岁时写的信,希望“10天不吃棒冰,省下10元钱,为西藏杭州希望小学买10块砖”。马赛洁 陈晓驰摄

  第一次听说那曲时,喻恺宁7岁。

  她趴在自己的小书桌上写了一封信,打算送到西藏那曲。

  信是这么写的:

  “姜军叔叔,您好!我7岁,9月1日要去上学了。听爸爸说,您那里有很多和我一样大的小朋友没有学校读书,我从今天qǐ(起)10天不吃棒冰,省下10元钱,为xī zàng(西藏)的杭州希望小学买十块砖。”

  那是1995年8月25日,距离喻恺宁上小学一年级还有7天,当时还不知道“西藏”两个字怎么写,就用拼音代替。

小时候的喻恺宁 本人供图

  “没错,是我能干得出来的事。”今年35岁的喻恺宁,2013年美国旧金山大学硕士毕业,在海外工作5年后选择回国,生活兜兜转转,又一次看到7岁时自己亲手写的信,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封信,唤醒了她的记忆,把思绪带回到将近30年前,那年夏天整个杭州都被一封来自西藏那曲的求援信“点燃”。

  当时,那曲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2.5%,当地仅有一所能够供小孩子读完六年级的完全小学,大部分孩子没办法完成小学的义务教育。“每个杭州人少吃一根棒冰,少抽一支烟,省下的钱可以建三四所希望小学……”杭州首批援藏干部姜军在信中写道。

  “那时我马上要读小学一年级了,对校园生活有很多期待和向往。”喻恺宁回忆说,那是她第一次知道那曲,爸爸告诉她,那里有很多她的同龄人没有地方上学。

  懵懂的喻恺宁,对“钱”没有概念,当爸爸问她,能为西藏小朋友做什么的时候,她第一反应就是把当时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送给他们。

  “棒冰是我夏天的最爱,而10这个数字对当时的我来说大概是个‘天文数字’吧。”她承诺连续10天不吃棒冰,省下10元钱为那曲的希望小学买10块砖。

  捐了钱,喻恺宁还不放心。“我得让姜军叔叔知道,这10元钱是用来买10块砖的。”于是有了那封信。

  最终信没有寄出去。喻爸爸带着喻恺宁亲手把10元钱和这封信交到了杭州“援藏爱心特别行动”捐款办公室,后又辗转送到姜军手中。

  后续的故事喻恺宁并不知道,上学、高考,出国留学,工作,回国,结婚生子,日子过得踏实又充盈,7岁那年的记忆渐渐被时光冲淡。

  但那个夏天播下的善意“种子”也同步在她的人生里渐渐发芽、生长:杭州第一座市民林,有她和父母认育的三棵树;初中拿的第一笔500元奖学金,她捐给了浙江省希望工程……在喻恺宁看来,力所能及地付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妈妈退休前是小学老师,每次碰到经济有困难的学生都会悄悄留意适时帮一把,她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喻恺宁记忆中,家里总是堆着很多笔记本、铅笔等文具,一开始以为是买给她的,后来才发现其实是妈妈为学生准备的,每次困难学生有一点进步,这些文具就会成为“奖励”。“很多伸手求助的背后,其实是一次次的纠结与犹豫,让受到帮助的人保留应有的尊严,才能让更多人在真正遇到困难时敢于寻求帮助,在脱离困境后乐于接力传递善意。”

  喻恺宁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也正把这份爱传递给下一代。 “我的孩子20个月大,说话还不利索,但每次出门玩,都很乐意把自己手中的糖果与其他人分享。”

聚会前,大家一起拍了一张合照。马赛洁 陈晓驰摄

  几天前,被那封求援信影响的人们,在浙江日报首次“云”上相聚,喻恺宁也在其中。那天喻爸爸更新了朋友圈,他说:30年前把事情讲给女儿听,当她知道和她一样大的小朋友没有地方读书时当即哭了起来。30年后看到那曲的变化,很开心!

  有没有哭,喻恺宁不记得,但再次看到7岁时写的信,看到照片上那曲香茅乡中心小学(原那曲杭州希望小学)漂亮的教学楼、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时,助人悦己、扶贫扶志的初衷已然实现。

  “最让我感动的是,将近30年前的信件还被好好保存着,几乎看不出岁月的痕迹,好像跟7岁的自己再次相遇。”她感叹,自己的一点善意在跨越漫长时光后竟能传来回响,“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那年夏天,真的10天没吃棒冰吗?

  “我小时候执行力蛮强的,如果小孩子说话不算数,鼻子可是会变长的!”喻恺宁哈哈笑起来。

  喻恺宁还没有去过西藏。最初是因为不敢去,儿时,她常听家里人讲起,多年前大舅公在修建川藏公路时因公殉职的事情,“大舅公是工程师,每每看到西藏相关的新闻,总会不自觉地想起他,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而现在,她觉得自己和西藏的联结变得更深沉而亲近了。

  “一定要去西藏、去那曲走一走,看一看。”喻恺宁立下了一个新的Flag,去看一看那所学校,也去走一走那段公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援藏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第一次听说那曲时,喻恺宁7岁。她趴在自己的小书桌上写了一封信,打算送到西藏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