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温州“破梗阻·优服务”专项行动为企业解难

办好一件事 解决一类事

字体:
—2024—
05/26
05:38:28
2024-05-26 05:38:28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戚祥浩 周琳子

  浙江在线5月26日讯(记者 戚祥浩 周琳子)浙江威欧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方便出入,想申请把新厂房大门改迁到公路边。但是因该项目突破现行审批制度,且担心大门开设在主干道附近可能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最终通过多部门调研论证才得以解决。类似的复杂问题如何能更为快捷地解决?前不久,在温州市瓯海区企业服务中心,资规、执法、交通等部门就这个问题专门开了一场复盘会。经过综合研判分析,举一反三排查后,当地出台工业项目开竣工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形成了解决同类问题的“通用模板”。

  从一个助企案例剖析问题,找到梗阻点,以完善制度或创新机制的方式解决一批同类问题,已经成为温州开展“破梗阻·优服务”专项行动以来的突出成效。作为全国首个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地,温州正以“温暖营商”为品牌,持续围绕营商环境建设寻找更优解决方案。破解因政策不精细、机制不完善以及部分干部主观上卡、拖、慢等造成的“中梗阻”问题,成为当地刀刃向内提升助企能力的关键。围绕政令、项目、审批、助企、执法等5类“中梗阻”,温州精准“出拳”,现在已经推动完善11项举措,解决了一批共性问题。

  “‘中梗阻’原因复杂,往往涉及流程机制问题,尽管看起来没有明显触犯现有规则制度,但严重损害营商环境,甚至背后还存在腐败和作风问题。”温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温州要求各地各部门发起自查自纠,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抓好整改销号。同时,广泛利用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帮企云·企业之家、产业政策奖励兑现、12388举报平台等,向企业和群众征集问题线索。

  在个案的化解中,发现同类问题批量整改。不久前,市民张女士反映,在提取住房公积金补贴时,发现网上的办事清单与线下办理所需材料不一致,导致了“不止跑一次”。线索流转至市住建局,部门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发现是政务系统升级导致办事指南只显示必要材料,结婚证、不动产权证、租赁合同等依据情形不同,分类型提供的材料默认不显示。

  类似问题,在其他办事领域是否存在?温州随即要求各部门展开自查,梳理发现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客运车辆运输道路运输证换发、建筑施工许可等审批事项也存在线上线下办事指南不一致的情况,各部门当即自行整改。

  在企业的诉求中,找到破除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的突破口。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推拖揉绕”现象,鹿城区纪委监委运用“模拟问责”机制,通过问责预警进行鞭策和提醒。针对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问题,苍南县打造“行政执法一类事平台”,构建领码检查留痕系统、风险预警机制。温州市纪委监委梳理近几年企业投诉问题清单发现,拿地难名列前茅,细究原因,主要是供地标准不统一、过程不透明。为此,温州开展“数据得地”探索,通过对企业成长、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质量建设等指标赋分排名,精准供地。

  温州还建立健全全过程评议监督、定期调度等制度,严查“中梗阻”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对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严格实施“一案双查”,确保专项行动有力有序推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企业;纾困解难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