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这项“大国重器”离不开的关键技术如何创新发展?院士专家齐聚宁波探讨

字体:
—2024—
05/26
23:58:57
2024-05-26 23:58:57 来源:潮新闻 记者 翁云骞 通讯员 刘彦青 甬科宣

  “蛟龙”潜海、“嫦娥”揽月、“北斗”组网、C919大型客机问世,这些“大国重器”的研发全都离不开仿真技术的支持。5月24日至26日,第四届中国仿真技术产业高峰论坛在宁波举行,围绕“仿真驱动的智能未来:创新、融合与应用”这个主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郭旭等在内的500余位国内外仿真领域院士专家、科技工作者参加活动。

  郭旭院士作报告。通讯员供图

  所谓仿真,即通过仿真实验,借助某些数值计算和问题求解,反映系统行为或过程的仿真模型技术。计算机和电子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更为仿真技术发展提供了现代化工具。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的关键阶段,仿真作为支撑各行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核心技术之一,为企业提供覆盖产品论证、研发、试验、制造等各个阶段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本次论坛,专家们围绕仿真技术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仿真在当下各领域的应用前景等话题展开探讨。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是应用仿真技术驱动产品和技术进步的重要路径,但我国工业装备研制使用的CAE软件几乎全部是国外产品,研发设计软件国产化率仅为5%。”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旭看来,“底层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已成为实现CAE软件自主可控的重中之重。”

  郭旭在报告中分享了未来可重点发力的几大创新方向,如结构拓扑优化、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CAE软件新架构、构建数字孪生底层技术、物理知识增强的机器学习范式等。

  底层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语言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仿真技术产业分会会长带来《基于X语言的系统设计仿真一体化技术》的报告,他认为国内的开发工具基本采用国外的语言和方法论开发,为此需要在这方面大胆突破。同时,他也分享了其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支持下研发的一体化建模仿真语言——X语言及其相应的软件工具。

  本次论坛总体框架为“1+6+N”,即1个主论坛、6个专题分论坛,N项特色交流活动,中国商飞、中汽中心、中国核工业、中国电子、中国空间研究院、吉利汽车、三一重工、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等来自全国的头部企业、大院大所的专家进行报告分享。

  当前,宁波正以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为目标,积极推动甬江科创区、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数字产业集群。作为论坛承办单位之一,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与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合作共建。研究院聚焦智能硬件与感知、三维建模与仿真、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数字孪生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针对先进制造、港口航运、智慧城市等数字孪生应用场景共性技术需求,研制一批技术领先、自主可控的数字孪生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宁波;仿真技术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蛟龙”潜海、“嫦娥”揽月、“北斗”组网、C919大型客机问世,这些“大国重器”的研发全都离不开仿真技术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