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一个月“拿下”30余台手术 外科医生吴晓俊“披肝沥胆”的援疆之路

字体:
—2024—
06/03
09:28:55
2024-06-03 09:28:55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樊昕旖 通讯员 严曹琼

  “回去后要按时吃药,注意饮食,避免过度运动或剧烈活动,如有发热、腹痛、黄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昨天下午1时多,已经到了吴晓俊的中午下班时间,但诊室外还有好几名患者在排队等候。

  自从吴晓俊来到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人民医院后,医院普外科门诊区就总是等满了患者,很多人是听闻有嘉兴医生坐诊特地赶来的。

  吴晓俊是嘉兴大学附属医院(嘉兴市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现在沙雅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开展诊疗服务。在沙雅的这一个月时间,吴晓俊接诊了100多名患者,参与了20余台手术。而吴晓俊的这条“披肝沥胆”之路还要从今年4月开始说起。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今年4月底,吴晓俊接到通知,医院需要派一名肝胆胰外科医生以柔性援疆的形式去沙雅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援助,而医院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知道自己要去新疆的时候,既兴奋又激动。”吴晓俊说,因为是第一次去新疆,心里还是有些顾虑和不安。好在他曾于2015年随队前往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开展过为期3个月的医疗援助,积累了不少经验。“普定是个贫困县,设备落后、药品匮乏、医疗资源不足是每天都要面对的情况,我来沙雅前也做好了这样的准备。”

  但沙雅和普定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吴晓俊在沙雅遇到的第一道槛就是沟通问题。“普定虽然是个贫困县,但大部分人是汉族,沟通上没问题。沙雅这边大多是少数民族,很多时候会遭遇语言不通的窘境。”吴晓俊说,每次遇到语言交流上的障碍,他总要寻求同事的帮助。每次接诊,吴晓俊总是认真地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细致地进行检查,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接诊中,他发现当地人的健康意识普遍不高,很多人往往要等到病情拖得十分严重了才会选择就医。同时,他也发现当地医疗设备和技术的相对落后是制约医疗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光是科室里那台2008年采购的老式腹腔镜,就让他“头疼不已”。老式腹腔镜画面模糊,像是观看老旧的DVD,尽管在日常使用中尚能勉强应对,但在进行复杂的手术或需要精确操作时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就在上周,吴晓俊的诊室来了一位腹痛难忍的中年男子,经检查后发现该男子胆囊和胆总管均有结石,但结石不算大,最大的直径为1厘米,综合评估后,吴晓俊立即决定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取出结石。老式腹腔镜显示的画面十分模糊,但吴晓俊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经过两小时的紧张手术后,成功为患者取出了4颗结石。“在我的建议下,医院也打算购置一台新的高清腹腔镜了。”吴晓俊说。

  让吴晓俊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名59岁的男子,因黄疸和腹腔感染的原因多次来院治疗。“当时诊断是胆总管狭窄,需要做个胆肠吻合手术,按理来说就是个普通的手术,但是在沙雅县还没有开展过类似手术。”吴晓俊了解到,往常遇到这些不能处理的病例,只能转送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秉持着“要将技术留下”的信念,吴晓俊带领当地医疗团队迎难而上。在他主刀下,手术很快顺利结束。随后的几天,吴晓俊密切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当看到他的黄疸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腹腔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脸上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笑容后,吴晓俊也感到了欣慰和自豪。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吴晓俊不仅在治疗上竭尽全力,还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通过开展学术讲座、新手术技巧手把手带教等多种形式,向当地医疗团队传授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知识。

  “虽然此次援疆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但看到一个个病人病愈时,总感觉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看着归期日近,吴晓俊常常感叹,真希望时间能慢一点,这样自己就能多为当地百姓做一点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医生;嘉兴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