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50岁高位截瘫患者重新学会了奔跑

字体:
—2024—
06/05
09:14:22
2024-06-05 09:14:22 来源:金华晚报 记者 翁俏

  3小时14分!这是胡志东参加5月19日宁夏银川马拉松比赛的“半马”成绩。乍一看,非常普通,甚至有点“吊车尾”。但是如果你知道这是一位曾经高位截瘫患者跑出的时间,就很难不为这个“含金量”极高的成绩喝彩。

  意外受伤 他偏要向命运宣战

  今年50岁的胡志东是永康市古山镇人,热衷于各种户外运动的他曾是当地跑团的领头人,还把热爱做成事业,成立了一家体育公司承办各类赛事。可以说,运动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一切被一场意外无情打破。去年1月8日晚,胡志东和朋友聚餐后回家,没有注意到脚下的台阶,不慎一脚踩空摔倒在地,当场不省人事。虽然第一时间得到救治,胡志东还是因脊髓损伤造成神经严重受损,胸部以下失去知觉。“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医生的诊断让胡志东如坠冰窖。

  曾经是体能一级棒的运动达人,忽然成了连吃饭都要别人帮忙的截瘫者,胡志东说自己不接受这样的现实。短暂的消沉过后,他选择向命运宣战:“我想回到户外,跑起来、动起来,不能躺着过完后半辈子。”

  要跑起来,首先要坐起来、站起来。然而当时的情况是,胡志东只能控制头和肩膀转动,双腿肌肉因长期卧床有了萎缩迹象,想要恢复行走,难度可想而知。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他从耸肩和深呼吸开始练起,无法起床就躺在床上做腿部器械辅助复健,没有知觉就在重复上百、上千次的尝试和练习中刺激神经肌肉。

  再难再痛也没有一天懈怠,每一次康复训练都做到极致,胡志东拿出过去练长跑、走户外磨出来的韧性,在一次次自我挑战中不断突破极限。慢慢地,他能依靠辅助坐起来了。当双脚时隔数月再次触地时,胡志东已无法感知“脚踏实地”,身体更是因为无法控制,稍动一下都难如登天。

  可这一步,却是他“由躺向跑”迈出的一大步。

  生命不息 一定要跑向更远的地方

  能下床之后,胡志东开始练习走路。由于双腿完全没有力气支撑,一开始他只能依靠助行器一点点往前挪,就像刚刚学习走路的小孩。“复健时我每天都很忙,要练坐、站立、提腿、增加肌力、艾灸、手功能恢复训练……”胡志东说。

  站不稳,手部没有力量,胡志东每天练得直冒汗也不哼一声。对重新跑起来的向往让他吃常人不能吃的苦,挑战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终于换来了感知力不断回归,大脑“司令部”发出的指令开始有了行动上的回应。

  艰苦训练5个月后,胡志东终于能够依靠助行器走上一小段路。慢慢地,行走距离被拉长到两三公里,速度也从慢走变成了快走。从独立行走到自主吃饭、穿衣,胡志东觉得自己距离回归正常生活只有一步之遥了。

  这一步,就是像过去一样重新跑马拉松。

  为了实现目标,胡志东开始练习长跑。开始时走一段跑一段,几天后再增加跑步的距离,跑友们也经常陪着他一起。渐渐地,他能跑的距离越来越长,终于在确诊高位截瘫后的第10个月完成了5公里长跑。2023年的最后一天,胡志东在宁波用“2小时36分02秒跑进完赛线”的半马成绩,给自己这跌宕起伏的一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康复过程很苦,可他非常有毅力,连医生都说这是个奇迹。”回想起过去这段时间的经历,胡志东的妻子湿了眼眶。可这个在运动中锻炼出强大内核的男人却不觉得苦。

  在胡志东看来,人生的旅途和马拉松十分相似。“跑马过程中会遇到极端天气,也会有难行的路,甚至出现突发状况,很多东西都是不可控的。”胡志东说,“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咬牙坚持下去,拼命奔跑下去,抵达终点的那一刻,所有的坚持都有了意义。”

  对胡志东来说,现在迈出的每一步都无比艰辛,但多迈一步就是“赚到了”。

  “别看我现在能走能跑,其实我的手和脚还不能和正常人一样控制自如,尤其是手,就像捧着两块大水泥般沉重,天气一冷身体还会酸麻胀痛。”胡志东说,“今年的跑马成绩甚至比去年降了点,但是这又怎么样,我心里抱着坚定向前的信念,不管人生路有多坎坷,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这个月,胡志东已和跑团的朋友们约好到新疆徒步。“这是3年前的约定,受伤后我以为兑现不了了,好在朋友们一直等着我,现在我要完成这个迟到的约定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马拉松;截瘫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3小时14分!这是胡志东参加5月19日宁夏银川马拉松比赛的“半马”成绩。乍一看,非常普通,甚至有点“吊车尾”。但是如果你知道这是一位曾经高位截瘫患者跑出的时间,就很难不为这个“含金量”极高的成绩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