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是怎么灭绝的?”“一万年前的稻谷是怎么保留下来的?”“成吉思汗的墓在哪儿?”近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来到金华浦江县龙峰小学,为学校三至五年级的700多名孩子上“考古第一课”,一一解答孩子们天马行空的问题。
近日,浙江全省启动“考古小学堂”建设工作,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选聘的22位专家,组成“考古小学堂”导师队伍,分别奔赴全省11个设区市的试点学校,让考古研究成果“进校园”。
“考古小学堂”,在讲什么?
走进家乡的历史
考古学家、西北大学段清波教授曾说过:“考古学让遥远的过去和无限的未来血肉相连。”考古既能看见过去,也连接起了现实和未来。正是因为考古,才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无形历史,变得触手可得。
在龙峰小学,有这样一间大门常开的稻作文化研学馆,讲述了一粒“一万岁”稻米的故事。一万年前,浦江土地上的先民们学会了驯化、种植、加工水稻,距离学校15分钟车程的上山遗址公园里,就静静陈列着一万年前的碳化稻米。
“现在这粒稻米的故事,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都知道。” 龙峰小学专职副书记徐飒飒带着记者走进学校里的稻作文化研学馆,门口墙上正贴着一句袁隆平院士的题词:万年上山,世界稻源。
浙江金华市浦江县龙峰小学稻作文化研学馆内,彩色纸浆画讲述稻米的生产流程。记者 顾雨婷 摄
馆内,彩色的纸浆画讲述了稻米的生产流程,一簇簇“水稻”“长”在角落,真实还原稻田景观,展板与生产工具组合陈列,将上山的考古成果、与稻文化相关的一切考古知识有趣呈现。
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至今已有百年。但人们获取考古知识的渠道却十分有限。一组调查问卷显示,多数人获知考古知识的途径,排在前三的是科教频道、新闻媒体以及盗墓小说和影视剧。
但事实上,考古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讲述着家乡的历史。首批“考古小学堂”试点学校,在浙江11个设区市各选择了1所,且学校周边都有考古遗址,如安吉的上马坎遗址、浦江的上山遗址等。
“8000年前,这里还是海滩,人们就学会用工具烹煮海鲜为食,3000年前,这里还有大象在繁衍生长……”前不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研究员孙国平,走进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二六市小学,为五年级的孩子们讲了一堂课。
二六市小学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小学,全校一共12个班,学生90%以上都是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有个无可比拟的优势,坐落于河姆渡文化核心圈,校边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田螺山遗址现场馆、井头山遗址、施岙古稻田遗址紧密分布。“原来井头山遗址是中国人拥抱海洋的最早起点,它就在我的家乡……”一个半小时的课,11岁的邹怡薪却听得满心自豪。
“褪去考古神秘的外衣,从家乡历史讲起,让考古知识变得可观、可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考古的种子,这是‘考古小学堂’开讲的应有之义。” 孙国平说,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让孩子们了解祖先的生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解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家乡、爱上家乡。
认识脚下的土地
“同学们,你心中的‘考古’是什么样的呢?”“是挖宝藏吗?”上午十点半,二六市小学四年级一班,老师胡静娜为41个孩子上了校本课程《我是小小考古学家》。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是怎么发现的,考古要用哪些工具,考古发掘的规程是什么……短短40分钟,胡静娜深入浅出地讲起了“考古的那些事儿”,孩子们全程听得津津有味。
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二六市小学,老师上校本课程《我是小小考古学家》。 记者 顾雨婷 摄
考古,是一颗心与一片土地的相遇。考古工作者常常戏称自己是“挖土人”,但在发掘现场,他们要做的可远远不止“挖土”这么简单。考古工作极其细致严谨,考古过程漫长枯燥,考古成果又相对专业难懂,这也无形中造成考古与大众的疏离。据不完全统计,仅有9.52%的人认为自己距离考古很近。
“‘考古小学堂’作为载体,探索的是公共考古的普及。”孙国平认为,考古“考”的是土里“长”出来的历史和文化,虽然考古学具有专业性、实物性、科学性等特点,但公共考古的普及却不能一味呆板地灌输专业知识,而是要引起社会大众对考古的兴趣。比如“考古小学堂”就应该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将考古、历史知识和劳动、思想、美术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孩子们能沉浸式、全方位认识体验考古的乐趣。
“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也都种过稻,自己插秧、割稻、碾米,再做成米饭、糕点吃!”龙峰小学401班的张倩毓和方择楷今年参加了校外研学课,不仅去了上山遗址公园亲眼看到了万年碳化稻米,还要自己试着种水稻。学校规划了一块0.6亩的自留地,让每一届四年级的孩子都能从育苗开始,完整体验一季水稻种植。
浙江金华市浦江县龙峰小学的自留地,让每一届四年级的孩子都能从育苗开始,完整体验一季水稻种植。 记者 顾雨婷 摄
讲好考古故事,也不能囿于一方课堂。“要让浙江各地的考古资源走出去,在省内、全国流动起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新民说,浙江考古的灿烂成就,阐释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与价值,意义深远。要探索推动考古资源互相流动,促进公共考古走向的系统化、集成化。
对此,浙江在“考古小学堂”的建设中提出了“五个一”。选聘一支导师队伍、上线一批主题微课、建立一个校际联盟、创作一套考古绘本、打造一批示范阵地。目前,浙江安吉县溪龙小学、绍兴市稽山中学等11个试点学校已成立校际联盟,未来将探索制定特色化校本课程“打包”成册,形成系统性课程,在全省甚至全国推广。
增进文化认同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北京周口店、仰韶、良渚、再到三星堆、莫高窟,从北到南,一个又一个的考古遗迹,述说着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历程。
推进考古成果走向大众,让考古为更多人理解,为社会和公众服务,正彰显了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中华文明根本特性,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考古正在热起来。近年来,各大文博场馆成为最热门、最吸引人的文化场所之一,到博物馆看展览,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免费开放率达90%以上。如今,每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每一件精美的文物,都能牢牢吸引公众的关注,这些现象引人深思。
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考古图书馆,考古书记整齐排列。记者 顾雨婷 摄
“考古成果普及从青少年抓起,是培养出拥有文化自信的孩子的重要途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考古小学堂”,根本上是要推动增进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我们的血液,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考古走向大众服务社会,是时代趋势,也是大众的呼唤,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历史的场景活起来,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公共考古普及中尤为重要。
逛考古遗址博物馆、图书馆,学习考古知识;体验拓印、文物修复、扎染、珐琅掐丝、点翠等课程,把成品带回家;拿着考古手铲发掘,住帐篷营房,沉浸式“考古”……占地2000多亩的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积极打造集历史文物展览保护、考古研学教育、田园山水游乐、户外运动团建等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2023年,园内开展的研学活动共吸引学生25000人次,今年预计将翻番。
“以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省考古所各考古工作站、考古工地等为研学基地,鼓励各地试点开展考古研学游等活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广公共考古,就需要尽可能地吸引更多人关注考古、了解考古、爱上考古,在建设“考古小学堂”的同时,要不断优化遗迹和文物成果的展示以及遗址博物馆展览的多样性,吸引更多人走进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