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平均76岁的“阿娘”们 手工制作浪漫香囊

字体:
—2024—
06/10
12:15:41
2024-06-10 12:15:41 来源:宁波日报 记者 沈天舟 通讯员 逯林威

阿娘工坊的成员在赶制香囊。(沈天舟 摄)

  一举高“粽”、一“鸣”惊人、前“兔”似锦……这是海曙区月湖街道阿娘工坊推出的新款香囊。端午假期遇上高考季,颇有寓意的“端午学子套装”订单量激增。

  “目前我们还有近百份订单没出货,这几天几乎全员上岗赶制香囊。”宁波市非遗传承人、阿娘工坊导师周亚萍说,“有些新增的订单只能推掉,来不及做了。”

  纯手工打造是阿娘工坊香囊的一大卖点。打样、剪裁、缝制、熨烫、填充香料和棉花……工坊里十几名老人分工明确,组成了香囊制作“流水线”,一做就是两三个小时。“效率高时,我们一天能做上百个香囊。”周亚萍介绍,目前阿娘工坊共有20名固定成员,平均年龄76岁。

  驱蚊防虫、舒压解郁、提神醒脑、安神助眠……小小香囊还藏着秘方。阿娘工坊与街道辖区内固生堂等中医药企业合作,将不同中药香料填充在形状各异的布囊中,让小香囊发挥大作用。

  周亚萍是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通过阿娘工坊招收学员传授技艺,并结合街道力量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让香囊制作这项技艺影响力不断扩大,使传统的手工香囊成为精美的文创产品。目前,该工坊制作的香囊已成为月湖街道官方伴手礼之一,在全市各类活动中频频露面。“柿柿如意”“好运莲莲”“情桃意合”……阿娘工坊自去年8月成立以来,已开发各类香囊款式10余种,销售额突破10万元。该工坊所在的梅园社区党委借助社企联盟,打通“供—制—销”全产业链条,助推阿娘工坊市场化运作和实业化布局,不断扩大产品影响力。

  去年,阿娘工坊还获评市级巾帼共富工坊,采用“灵活就业+固定用工”的运营模式,带动更多劳动力加入“阿娘”队伍,人均每月增收1500元。该工坊还在海曙区慈善总会成立“月湖阳光助困共富基金”,定期捐赠销售香囊所得利润,帮扶困难群体,目前已捐赠善款18000余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端午;香囊;阿娘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一举高“粽”、一“鸣”惊人、前“兔”似锦……这是海曙区月湖街道阿娘工坊推出的新款香囊。端午假期遇上高考季,颇有寓意的“端午学子套装”订单量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