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浦江有个热血跑团 跑步和捐血相得益彰

字体:
—2024—
06/11
09:21:40
2024-06-11 09:21:40 来源:金华日报 记者 郑宇恒

  (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我这两天预约捐献机采血小板,但血站回复我最近不需要AB型血小板,所以我打算过几天再约一次。”贾宗俞是浦江马拉松及路跑协会的成员,也是“浦江马拉松献血群”的群主,在他第176次去献血时,献血总量已达45200毫升。

  贾宗俞所在的浦江马拉松及路跑协会成立于2023年,前身是浦江马拉松部落,如今已集结当地400多名跑步爱好者,常组团参加马拉松比赛,在今年3月的金华首届马拉松比赛中,浦江跑协就有100多人参加。

  除去组团参加马拉松,跑协成员还会组团捐献血小板。跑协秘书长胡苏萍介绍,跑协中至少150名跑友有过献全血的经历,更有一部分成员自发组织建立“浦江马拉松献血群”,既一起做公益,也带动更多人一同捐献血小板。

  胡苏萍说:“每次有人要去捐血小板,就会在群里说一声,能一起去的就约一下。因为浦江没有机采血小板的设备,我们必须去金华市区或义乌。虽然每次至少要花费半天时间,但大家仍然会积极参与。”

  捐献机采血小板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跑团中捐献机采血小板的发起人是你吗?”

  “不是的,是一名叫贾宗俞的跑友,他从2014年就开始捐血小板。我第一次捐血小板就是他带我去的。”胡苏萍有8年跑步经验、22年献血时长。但在认识贾宗俞前,她和大多数人一样,并不知道什么是机采血小板。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有些因为缺乏血液中某种成分而需要输血的病人,只需要输注血小板这一种成分就可以缓解症状。为了不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避免给病人带来副作用,就需要利用血液成分分离机采集血液中血小板用于临床救治。

  贾宗俞从2010年起就是一名无偿献血者,在女儿患上白血病后,他才了解到献血除了献全血,还可以献成分血。于是,他从2014年起一直和妻子邵玲玲定期捐献血小板,今年是他捐献血小板的第11年。

  每献1个单位血小板,需40到90分钟,健康人捐献血小板的间隔期为2周。贾宗俞基本保持着一个月两次的捐献频率,有时他选择转车坐轻轨到金华市区,全程要花费6个小时左右。被问到坚持的力量源自哪里时,他说:“女儿生病的时候,我们在医院里看到很多病人在等血小板,等不到的话生命都会有危险。我自己身体挺好的,有时间就想多去捐一些。”

  2016年,贾宗俞在跑步的过程中认识了胡苏萍等跑友,在他的影响下,有更多人加入到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队伍中,刚开始几次由他带着跑友们去捐献血小板,后来组织的活就由胡苏萍主导了。

  “血小板最长的保质期是5天,所以每次都要先预约再去采集。因为我是AB型血,比较特殊,如果没有需求,血站不会接受我的预约,所以也比较难和大家凑到一起去。”贾宗俞说。

  献血如跑步 有伴更易坚持

  胡苏萍的置顶朋友圈是献血群成员的献血记录,并配文“请接收浦江马拉松这份沉甸甸的爱心”。接着往下翻,可以发现跑步和献血是最常出现的两个话题,用她的话来说,只要有了一个小团队,做什么事都更容易坚持下来。

  “我2002年第一次去献血时还在读大学,身边没有一起去的人,就没有继续下去。一直到2011年左右,我开始定期献血,后来认识了贾宗俞,又慢慢结识不少热心于公益的朋友,就以捐献血小板为主,一直坚持到现在。”胡苏萍说,她觉得献血就和跑步一样,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会坚持不下来,但只要几个人一起,就可以轻松完成目标。

  由于平时经常要处理跑协的事务,胡苏萍对协会中大部分成员都很熟悉,了解大家马拉松最好成绩、从事工作等基本情况,她说:“跑步圈里的人比较正能量,很大一批人都很无私,所以跟他们相处起来很舒服。”

  最近,有人在献血群里转发了一张献血求助图,一经发出,群中就有不少人回应,愿意无偿献血。“献血就是互帮互助,有人知道我们这个组织后,就会来求助。我们平时也会关注这类信息,看到后就转发到群里,毕竟我们这批跑友的身体不错,血液都合格。”胡苏萍说。

  与捐献全血相比,捐献机采血小板的指标要求更严格,耗时更长,且要在收集血小板的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还输给本人,许多人在看到这个捐献过程时,就觉得有些“吓人”。

  “捐献血小板是用一次性、无菌的设备操作的,而且人体内血小板数量充裕,整个过程是安全的,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伤害。”为了鼓励更多人参与进来,胡苏萍几乎每次都会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分享机采血小板的过程,今年跑协中已有8名跑友在胡苏萍的带领下,完成了第一次捐献血小板的体验。

  献血影响身体? 医生跑友解答

  无偿献血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但诸如献血会导致贫血、降低免疫力、影响身体健康等误解仍让很多人对献血敬而远之,实际上,适龄人群适量献血对身体并无危害。

  “我在卫校读书时,学的就是医学检验专业,对血液这块比较熟悉,之前在浦江第二医院工作,平时要给病人做配血工作,所以一直都知道并且想尝试捐献机采血小板。不过之前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去做。”蒋益是浦江跑协的一员,成功通过跑步改变了自己亚健康的状态,现在就职于浦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蒋益在高中毕业那年第一次献血,后来每年保持一到两次捐献全血的频率,了解到跑协中有人长期捐献血小板后,他在5月2日与大家一同来金华,完成了第一次血小板捐献。如今工作轻松了许多,孩子也已读高中,蒋益有更多时间参与捐献,尽己所能帮助更多人。

  作为一名医生,蒋益对于一些献血误区作出解答,呼吁大家加入到献血的队伍中:“献全血的间隔时间至少要6个月,这基本上就是人体内血液更新一次的时间,一个成人身体中血液量约为4000到5000毫升,现在去献全血的话,每次一般是300毫升,对我们人体基本上没什么影响,反而有促进血液新陈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等益处。所以只要条件允许,多帮助别人也挺好的。”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献血;浦江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贾宗俞是浦江马拉松及路跑协会的成员,也是“浦江马拉松献血群”的群主,在他第176次去献血时,献血总量已达452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