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一场跨越600公里的救援行动

字体:
—2024—
06/12
09:27:56
2024-06-12 09:27:56 来源:衢州晚报 记者 腊莎 通讯员 王颖

  “病情逐渐好转,可以放心了。”6月11日上午,衢州市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市三院”)普通精神二科住院病房,主任兰智勇在查房时对患者小严(化名)及家属说道。严父再次对医护人员道谢:“幸亏有市三院,有你们这些认真负责、值得信任的医生,我儿子才能平安回到衢州治疗。”

  严父的感谢源于一场跨越600公里的救援行动,事情还得从10多天前说起。

  一通求救电话

  时间回到6月1日上午,兰智勇在杭州出差,突然接到了一位患者家属的求助电话。

  “兰主任,我儿子的病又犯了,你一定要帮帮我,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你不要着急,有什么事情慢慢说。”兰智勇一边安慰对方,一边鼓励其说出具体情况。

  求助电话正是严父打来的,在焦急与无奈中,严父说出了眼下面临的难题。原来,其儿子小严半个月前独自来到宁波上班,无人监管后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复发,表现为情绪激动、欲攻击他人。其父亲接到当地警方电话后立即赶往现场,看到犯病冲动的儿子,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5年前,小严曾因精神障碍在市三院住院治疗,好转后转门诊定期复诊。5年来一直按时服药,病情稳定,且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良好。

  “儿子病情严重,需要住院治疗,但我们在宁波人生地不熟,难以照料,还是希望能转回市三院治疗。”严父告知,5年来,不管是住院还是看门诊,儿子的病情在市三院医护人员的治疗和干预下控制得很好,因此,回市三院住院治疗是最好的选择。但眼下孩子情绪极度不稳,家人难以将其平安带回衢州,担心会在路上发生意外。

  绝望之际,严父想到每次给儿子配完药,兰智勇总说:“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严父拨打了兰智勇的电话,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回应:“你先在那边陪着他,我马上协调人员和车辆过来接你们!”

  8小时,600多公里

  正在杭州出差的兰智勇接到求救电话后,第一时间将此事汇报给医院总值班,院领导知晓后高度重视,立即予以协调。工作人员在很短时间内协调好各项工作,派出了精神科从业经验丰富的王美敏医师带领应急处置队踏上了前往宁波的救援之旅。

  衢州到宁波有300多公里,来回一趟600多公里,用时近8个小时,承接此次应急救援任务的女医师王美敏虽然临床经验丰富,但兰智勇还是有些不放心。他再三叮嘱:“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注意患者的情绪波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患者平安带回来。”

  当天中午12点,医院应急处置队到达宁波鄞州区,在与对方医院做好交接后,小严和严父顺利上车。

  由于小严情绪不稳定,为确保患者安全,便于其他突发事件的处置,王美敏和一位安保人员一同坐于后座,一直守护在患者身边,并时常给予疏导安抚,尽力让其保持情绪稳定。其间,兰智勇时常通过钉钉、电话和王美敏保持联系,关注救援一线动态,给予指导帮助。

  下午4点,应急处置队顺利将小严从宁波安全接回市三院进行医治,得知患者安全到达医院后,兰智勇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下了。在住进病房的那一刻,小严父母激动地说:“这次幸亏有你们,来到市三院我们就安心了。”

  作为精神科女医师,王美敏在此次救援行动中承担着不小的风险与压力,顺利完成任务后,她感慨颇深:“这么远接患者,是我的人生新体验,同时也积累了经验,给予患者帮助的同时,我也有收获。”

  “‘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一直是我们的服务宗旨,今后也会继续当好患者坚强的后盾。”兰智勇说,此次救援行动是市三院对患者耗时最长、行程最远的一次应急处置。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救援;治疗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