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渔业渔政管理站获悉,科研机构2022至2023年南太湖水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报告近日出炉,总体呈现“三增两升”特点,禁渔成效明显。
鱼类物种数量有所增加。调查采集到鱼类种类64种,较禁渔政策实施前的2010年增加了14种,其中肉食性鱼类由原先的26种增加至30种。
主要经济鱼类个体增大。与2010年相比,调查的渔获物均体质量、体长明显增加,如鳙均体质量增长153.8%、体长增长7.4%,翘嘴鲌均体质量增长124.5%、体长增长59.9%。
鱼类资源量显著增加。2022年7至9月单层刺网平均捕捞量较2010年同期增加44.9%,四大家鱼、翘嘴鲌、刀鲚等传统渔业物种在捕捞压力消失后,资源量上升明显。
大中型鱼类优势度指数明显上升。鱼类群落结构更加平衡,以鲢鳙、鲌类为代表的大中型鱼类优势度指数明显上升,日本鳗鲡、中国花鲈等江海洄游性鱼类重新出现,大型鱼类鱤群体在洄游通道西苕溪出现,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水域自我修复能力提升。
生物多样性水平提升。调查的鱼类生物多样性指数比全面禁渔前的2018年增加41% ,鱼类均匀程度和种类丰富度均有较大提升,水生生物资源恢复趋于向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南太湖;生物责任编辑:吴珂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