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新规”施行,微短剧变化几何?

字体:
—2024—
07/20
09:10:02
2024-07-20 09:10:02 来源:潮新闻

  6月1日,微短剧管理新规定正式实施生效。从这一天起,所有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将不得上网传播。

  新规对微短剧实行“分类分层审核”,总投资额达到100万元及以上的“重点微短剧”由国家广电总局备案公示管理;30万元(含)—100万元之间的“普通微短剧”由省级广电部门进行规划备案审核;低于30万元的“其他微短剧”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网络视听平台履行内容管理的职责。

  被称为“最严短剧新规”的出台,标志着微短剧的发展步入了全新的阶段。有专家认为,微短剧行业将从“野蛮生长”格局逐步转型到“有序发展”格局,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积极效应,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过去一个多月,新规对微短剧行业产生了什么影响?大浪淘沙下,微短剧又会有怎样的未来?记者近日来到被昵称为“竖店”的横店,实地了解微短剧行业现状。

微短剧剧组在将近40度高温下拍摄。见习记者 张竞聪 摄

  一

  “再来一条!”横店影视城华夏文化园基地内,一个古装微短剧剧组正在如火如荼地拍摄。

  将近40摄氏度的气温下,演员们穿着厚厚的古装。每两条拍摄的间隙,工作人员都会给演员递上手持小风扇,同时进行擦汗、补妆,暂时没戏的演员躲在一旁的阴凉处休息。剧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会这样拍十几个小时,计划7天拍完。

  连日的高温挡不住微短剧剧组们拍摄的热情。“现在每天平均有6~7个微短剧剧组在园区拍摄,拍摄前都已经备案。”华夏文化园工作人员申屠航介绍。

  新规带来了哪些变化?申屠航发现,园区的剧组拍摄登记表上,恶俗“擦边”、博眼球题材的微短剧开始减少,宣扬主流价值和正能量的趋势日渐明显。

  在网络视听节目备案系统中也能发现同样的趋势,“成长”“励志”“家庭”“治愈”等关键词开始高频出现,现实题材作品成为主流。

  事实上,随着微短剧产业的迅速膨胀,内容同质、导向低俗、制作粗糙等问题层出不穷,早已被观众诟病良久。

群众演员在树荫下休息。见习记者 张竞聪 摄

  与之相对应的,从《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关于推动短剧创作繁荣发展的意见》,到《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等完善常态化管理机制的举措,针对微短剧的发展动态,主管部门不断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微短剧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2023年1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布启动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多个短视频平台也相继出台措施,打击违规低质微短剧。2023年3月至12月,清理低俗微短剧35万余集、2055万余分钟;分级处置传播低俗微短剧小程序429个、账号2988个。

  刚刚施行的分级分类管理新规,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回应当下微短剧拍摄数量与制作成本激增的行业新情况。

  目前,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微短剧主要播出平台已经结合新规的要求推出了微短剧备案的详细要求。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新规试行以来,新规中审核比较宽松的30万元以下“其他微短剧”数量增长明显,占50%左右。新规首日,在网络视听节目备案系统就有3309部约22.7万集微短剧在系统中完成备案并获上线备案号。

  可以说,新规的出台,为微短剧行业的合规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同时,遵循新质生产力要求,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新规的出现,可能会让一些追求短期逐利的资金退出微短剧行业,同时吸引更多长线资本进入。”横店影视剧组服务有限公司基地运营相关负责人周丰来说。

微短剧剧组的道具服装车。见习记者 张竞聪 摄

  二

  6月2日,由抖音和周星驰团队联合出品的横屏微短剧《金猪玉叶》上线,一小时播放量便超过百万,截至目前已达到2.5亿播放。监制易小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剧制作周期长达大半年,远超一般短剧。

  “精品化是微短剧发展必然的方向。”从业多年的导演王雨顺分析道,新规后,微短剧在制作层面将向传统影视剧靠拢,“制作成本会更高,主题更规范化,情节角色也会更丰满。”

  内容为王是内容创作行业万变不离其宗的准则。越来越多知名影视从业者的加入表明,微短剧的观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同质化的“重生穿越”“甜宠霸总”“婆媳矛盾”,对精品内容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农村题材是最新的热门之一。横店太平洋直播基地、东阳市城东街道李宅社区等共同参与打造,距离横店影视城8.5千米的长风破浪(李宅)短剧拍摄基地,如今成为农村题材微短剧的热门取景地。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李宅祠堂,就是微短剧《扶我青云志,还君万两金》主要拍摄场景之一。

  “你看,我们的剧讲的是关于奋斗励志的正能量故事。”正在李宅宗祠怡怡堂内拍摄短剧的导演石翔龙,指着面前的监视器说,“现在观众对剧集品质非常挑剔,场景太假会被一眼看出来。”

导演石翔龙正在拍摄农村题材微短剧。见习记者 张竞聪 摄

  助推微短剧走向精品化的,除了影视公司,还有主流媒体和政府部门。国家广电总局筹划在2024年创作播出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先后发布两批创作计划推荐片目,“微短剧+文旅”创作模式空前火热。

  与此同时,不少省级媒体开始在微短剧赛道发力,例如浙江日报传媒有限公司,其参与出品的微短剧《回到1913》,便因精良的制作和厚重的历史质感,收获观众高度评价。浙江卫视、湖南广电、河南广电、四川广电等省级媒体也都组建了微短剧团队,推出微短剧创作的计划,陆续开机、上线了一批微短剧作品。

  通过与社会制作方、出品方强强联手,优势互补,主流媒体的入场有助于加快微短剧精品化、规模化发展,构建微短剧生产的专业化体系模式。

  凭借相对传统影视剧更低成本的优势,不少新兴技术也乐于拿微短剧作为实验室。例如,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大热的背景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微短剧《中国神话》,剧中的图片、视频、音乐和配音全部由AI生成,实现了“微短剧+AI”的探索尝试。

  商业平台也在积极布局“微短剧+AI”,通过资源扶持、现金奖励等手段,扶持精品AIGC微短剧的发展。快手的星芒短剧近期就推出了AIGC奇幻微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激起业界讨论。

  “我们很多微短剧都用上了数字虚拟摄影棚等拍摄技术,特效水平甚至超过了一般的传统影视剧。”王雨顺说。

东阳市城东街道的李宅成了微短剧的热门取景地。见习记者 张竞聪 摄

  三

  微短剧新规对市场的影响仍在持续作用,而行业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态势无法阻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

  如果说“收视长虹”是对传统电视剧的祝福,那么“充值过亿”就是微短剧行业内通用的祝福语,每个微短剧剧组都期待自己的剧集成为下一个互联网爆款。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四五部剧里有一部爆款就很不错了。”东阳德玉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屠光浩坦言。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2023年市场上短剧类应用程序达8373款,主流应用APP内的短剧小程序数量超200个。2024年1月至3月,全国广播电视主管部门颁发发行许可的网络微短剧164部3701集,而去年同期为83部1848集。

  微短剧成了兵家必争的风口。在供应量激增,造成市场供过于求的同时,微短剧的生产成本也在大幅上升,其中增加最多的是购买平台流量的成本。有机构统计,2023年中国微短剧投流规模达312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420亿元。

  “微短剧遍地是黄金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屠光浩告诉记者,现在一部微短剧要实现盈利并不是容易的事,要想在竞争的压力下脱颖而出,变革创新是唯一的道路。

“充值过亿”是许多微短剧剧组的梦想。见习记者 张竞聪 摄

  作为拍摄场景和配套服务的提供者,横店在微短剧拍摄基地建设方面迎来诸多挑战。当前,微短剧拍摄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河南郑州、陕西西安、重庆、江西鹰潭等不少地方政府面对微短剧产业发展新机遇,出台了力度很大的微短剧专项扶持政策进行生态建设,进而转化为产业和市场优势。

  横店如何应对?在日前举行的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成立2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卢旭萍对外表示,将制定出台微短剧行业专项扶持政策,吸引并集聚国内外优质的微短剧企业、网络文学公司、MCN机构等,在横店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在创作端,通过举办专业培训、设立创作基金等方式,为青年导演、编剧、演员等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配合微短剧的创作需求,横店将新建更多丰富多元的拍摄基地。”周丰来向记者透露,“通过开发‘探班游’等文旅项目,这些基地未来也将成为游客的目的地。”

  在导演王雨顺看来,横店相对其他地方的竞争优势在于,拥有完整成熟的影视产业链,能够满足微短剧制作各个方面的需求,“我相信横店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微短剧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