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本报记者专访我省工商企业界人士

传承前辈优良传统 积极服务国家发展

字体:
—2024—
08/02
07:54:09
2024-08-02 07:54:09 来源: 记者 金梁 周松华 王波

  浙江在线8月2日讯(记者 朱承 卢一)国家主席习近平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回信在我省工商企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作为宁波企业,我们将继承先辈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践行宁波工业文化当代价值。”看了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宁波博洋控股集团董事长戎巨川更坚定了这个目标。

宁波帮博物馆。 本报记者 贺元凯 摄

  他说,创业40多年,博洋率先提出“家纺”的概念,以自主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并从家纺不断裂变,打造涵盖家纺、服饰、家电三大主业,涉及空间、金融、工业、物产、创服等多个领域的时尚产业集团。

  “习主席回信中提到,‘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各自优势’,这同样也是对我们的鼓舞和要求。”戎巨川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在新质生产力的突破上下苦功夫,同时,通过产业裂变、品牌裂变,不断丰富“美好生活”理念的外延价值,助力传统纺织服装行业迭代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创二代”,华茂集团董事长、总裁徐立勋表示,亲眼见证了老一辈坚持创新立身,一路坎坷“闯关”,华茂从一家只为解决山里农户生计的小型加工厂,发展成为集教育、文化、科技、医疗、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企业命运和国家发展息息相关,民营企业必须主动融入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徐立勋说,当下企业正在积极布局新材料板块,勇闯科技“无人区”,传承好“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基因,以实业助力锻造高质量发展的“钢筋铁骨”。

  身在海外、心系家乡,迪拜深海人家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迪拜义乌商会会长鲍昌峰说,从习近平主席的回信中,看到了自己早年闯世界的影子。

  2003年,鲍昌峰前往海外创业,是第一批在迪拜打拼的义乌人,靠着物美价廉的货物、诚信包容的品质,逐渐在当地站稳脚跟。2020年疫情期间,鲍昌峰的毛毯生意受损,偶然涉足海鲜批发,经过不断摸索,终于成为迪拜最大的海鲜批发商。

  “习主席的回信,让浙商群体备受振奋。”鲍昌峰说,很多浙商在外打拼,既敏锐洞察,也坚守底线,凭借着产品质量、服务、口碑,把更多浙江制造卖到国际市场,同样也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学习习主席回信精神,我们要把握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契机,加快步伐走出去链接全球市场,坚定不移走回来反哺家乡。”中马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嵇名国说。

  今年6月,中马两国正式签署马来西亚鲜食榴莲输华协议,马来西亚鲜食榴莲首次获准进入中国。嵇名国正是积极参与者之一,下个月即将携首批鲜食榴莲来到浙江市场,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嵇名国说,从早年矿业投资到如今涉足农业,他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企业出海寻找机会与高质量引回来结合。只有根扎实了、扎深了,才能茁壮成长、开枝散叶。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责任编辑:廖君琳

相关阅读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