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成为很多大城市年轻人的“标配”,主打“按需办校开课”。与普通的夜校不同,永康有家“夜校”由花街派出所主办,受众是刚到永康的务工者,解决的不仅是生活中的必办事项,还有他们的情感诉求。
解决问题 “学生”很热情
夜幕降临,永康市公安局花街派出所的“夜校”又迎来“新学员”。天气炎热,永康市花街镇的富兴集团会议室内很热闹,挤满近百名来上“夜校”的新学员。他们年纪30~50岁,来自云南、贵州的人占大多数。他们都是听说派出所“夜校”进企业后,专程赶来的,有的刚下班就赶了过来,被汗水湿透的工服都没来得及换。
“警官,我的手机短信上说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但是要交3000元保证金,这应该是诈骗吧”“如果老板拖欠我们工资,我们该怎么处理”“孩子马上要上学了,我们要怎么报名”……课堂上,务工人员纷纷提问。
这是花街派出所第13次开设“夜校”。花街派出所民警在前期走访中发现,流动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较大,包括如何办证、租房、就医、子女入学及如何合法维权等,而且大多数人对法治知识了解较少。今年5月初,为更有效地服务管理流动人口,花街派出所决定紧跟年轻人热衷的夜校潮,设立“派出所夜校”,为外来务工人员专门开班授课。
近日,花街派出所社区民警黄挺在倪宅村课心书院讲课。课后,来自贵州的小磊找到他,详细询问居住证的办理条件。“每个新永康人来到这里总会面临一些问题,包括就医、租房、证件办理等,我们设置了一系列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第二故乡’。”黄挺介绍。
想上什么课 学员能提要求
在日常走访中,花街派出所民警聚焦群众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现实需求,通过深入调研和广泛收集居民意见,设置政策法规、情感纠纷、反诈知识、消防安全等方面课程。外来务工人员也可以通过手机投票,自主选择流动人口相关业务办理、劳资纠纷、婚恋家庭讲座、债务纠纷普法、防范电信诈骗等7大项课程内容,到“夜校”选课学习。
7月初,黄挺在走访村居时发现来自磐安的陈先生正遭遇某投资理财类诈骗电话,立即开展劝阻和一系列保护性止付工作,及时保住了其卡上的12万元。当晚,黄挺邀请陈先生和附近的新居民到“夜校”学习反诈知识。民警针对陈先生等真实案例给大家分析讲解了投资理财、网络刷单等群众容易上当的诈骗陷阱。此后,陈先生志愿成为“夜校”教员,协助民警深入企业和村居向其他新永康人宣传普及反诈知识,受到大家的欢迎。
“以前遇到法律难题,很多员工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民警送课进企业,员工有不懂的可以当面咨询,真的很实用。”永康市富新集团管理人员姚垚感叹,上“夜校”之后,员工们安全防范意识明显增强,被网络诈骗的人数直线下降,更重要的是员工们在业余时间还会主动参与厂区巡逻防控等工作,离职率也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益越来越好。
是夜校 更是温暖的港湾
“倪宅村是花街镇的流动人口大村,人多事杂,作为联村干部压力不小。”花街镇乡镇干部田思梦介绍,“夜校”开展以来,明显感受到村里的投诉、纠纷、求助等逐渐变少,流动人口自我管理服务的能力不断提升,整体社会治安环境越来越好。
“这里有人吵架了,快来看看。”几天前,花街派出所民警夏方方接到倪大姐报警,称其家中的租客正在吵架。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当事人是一对来自云南的新婚夫妻,两人因为工资由谁保管的问题产生了争执。
通过夏方方耐心劝导,夫妻二人最终和解。临走前,夏方方邀请夫妻俩参加“夜校”活动。在那里,他们不仅学到知识,还认识了好多新朋友。“课堂中不仅有老乡,还有贴心的民警、调解员,我们感到十分亲切。”夫妻俩说。
以“授课内容立足群众需求、授课方式易于群众接受”为原则,花街派出所深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推进打防管控建各项工作,推动“派出所夜校”融入乡村、综治网格等基层平安“细胞”,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关心的难点、热点、痛点、堵点问题,为他们的工作、生活“充电赋能”,新永康人也让“派出所夜校”更具价值和意义,实现“融合共治”。目前,花街派出所已成功举办“夜校”13场,惠及2000多名群众。帮忙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30个,成功化解120起矛盾纠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