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点30分,走进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停车场,火辣辣的阳光直射在铺满石子的钢轨上。手机上天气显示“36℃”,而钢轨温度远远不止——杭港地铁轨道维修技术员郭骐强将轨温计放在“轨腰”上,不到5分钟,刻度指向“51.5℃”。
郭骐强告诉记者,人怕热、地铁钢轨更怕热,“高温天气下,露天场段的钢轨和轨道设备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容易出现胀轨跑道等隐患,从而影响行车安全。所以,地铁钢轨巡检必须安排在白天。”
2016年进入杭港地铁的郭骐强,如今已是一名合格的“轨道医生”。“体检”工作最基本的一项就是用轨距尺测量轨道间的距离,以此判断轨道有没有因受热导致拉伸变形。这对郭骐强来说,早已轻车熟路——他和同事在长长的轨道中架起轨距尺:“显示正常!”
两轨之间的距离只能有几毫米的误差,一旦超出范围,得第一时间报修。郭骐强反复强调:“轨间距离超出正常范围,有可能造成列车脱轨,必须重视。除了轨间距离,还有水平、高低、轨向等数据,都要一一测量。”
每前进一段距离,郭骐强就会俯身趴在钢轨上,双眼瞄准轨面及轨头下颚,观察有没有出现轨向、高低,然后交代同事,对钢轨出现的轨向及高低进行记录。“水平数据,一侧有下沉容易发现,两侧同时有下沉容易忽视,所以隔一段距离就要记录一下数值。”他说。
滚烫的钢轨映衬出阵阵热浪,光站着不动都让人感到“头晕”。郭骐强起身、测量、趴下、再起身……刚走出5米,安全帽下的头发就被汗水打湿,滴在轨枕上瞬间蒸发。
整整一上午,维修技术员们都“晒”在钢轨上。下午2点,郭骐强还要回到这里,进行高温巡查。
“要在最热的时候查看钢轨状态,如果钢轨连续出现3个瞎缝,就要及时处理。”郭骐强介绍,一点点的胀轨、形变都是安全隐患,每一处细节都不能放过,“瞎缝是指钢轨接头两轨端挤严呈无缝隙的状态,就是说原本预留的缝隙闭合了,再发展下去轨道可能会凸起,所以得及时报告、进行调整。”
7条轨道,反复来回,尽管全身湿透,但郭骐强依旧一丝不苟地完成“规定动作”,为乘客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