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刻在4500米的人生高度

——记我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

字体:
—2024—
08/26
06:20:44
2024-08-26 06:20:44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沈烨婷 王逸群

  浙江在线8月26日讯(记者 沈烨婷 王逸群)海拔4500米之上,是一种怎样的人生体验?

  离乡背井、高寒大风、缺氧失眠……从30年前开始,一批又一批来自浙江的干部和人才,远赴4000公里外的西藏那曲,把忠诚和奉献铭刻在这座我国海拔最高的城市。

  2022年7月,我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接过接力棒,续写援藏新篇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他们的信心更足——努力用“浙江所能”回应“那曲所需”,以实际行动回答三个问题:援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

  人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刻画人生的宽度和高度。喜马拉雅群山起伏连绵,一座座高峰如无字丰碑,那些动人的故事在雪山之巅回响。

  昨天的足迹

  长大后,我们就成了你们

  双眼发黑、双腿发软,心怦怦跳,就像要从嗓子眼蹦出来……作为第十批援藏专业技术人员,今年初刚进藏,宁波援藏医生吴嘉涵就出现了严重的高反症状。

  呼吸了同样稀薄的空气,吴嘉涵才体会到母亲李白恩当年的艰难。30多年前,时任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主治医师的李白恩主动报名援藏。交通不便、电话不通、书信来回要一两个月,李白恩在藏区走村送医,两年没有回过一次家。

  “妈妈在4500米的高原上当医生,长大了我也要像她一样。”长时间见不到妈妈,年幼的吴嘉涵默默地在日记本里表达思念。多年后,循着母亲的足迹,吴嘉涵成了“李白恩”,接过了治病救人的使命。

  7月8日中午,正是中饭时间,吴嘉涵却和护士一起急着往手术室冲——有名胎位不正的高龄产妇刚刚送来,宫口开全、脐带脱垂,B超下胎心微弱。但此时的比如县人民医院,断网、停水、血库血量告急,如果接诊施救,医生要担很大的风险。

  没顾上多想,吴嘉涵立即开始接生。新生儿娩出时四肢疲软、嘴唇青紫。吸氧、拍脚底,当孩子“哇”地一声哭出来,喜悦和后怕同时涌上吴嘉涵的心头。

  30年过去,那曲早已旧貌换新颜,但自然环境的艰苦依然没变。

  呼吸难、吃饭难、睡觉难、行路难……每一名援藏干部人才都有一抽屉的药,以防那些从前看来不值一提的小病在这里发展成危急症。

  “老一辈援藏干部去偏远村庄只能骑马出行、背着铺盖下乡,我们好歹还有车。”温州援藏医生陈能阜笑着说。但下乡的路还是险,好几次车子刚开过,大碎石就砸下来了;转过急弯,突然发现前路塌方,旁边就是万丈悬崖……

  就是在这样的路上,陈能阜带队的嘉黎县巡回诊疗工作小组,12天跑了近3000公里。今年5月,他们跑遍全县10个乡镇,在黑夜里等牧民采完虫草下山,为他们问诊送药,直到凌晨一两点才吃上饭,诊疗超3000人次,带去价值100余万元的药品。

  “刚到这里上课时,每讲一段话,就感觉脑袋被针戳了一下。”台州援藏教师戴海萍,是嘉黎县30年来的首位援藏女同志,高海拔、低气压让她睡不好、吃不惯,但一站上讲台,她的声音格外清亮。冬日里拄根防滑拐杖去授课,中午在援藏教师答疑角给学生补习,课间她还上上下下爬楼梯去10多个教室找学生谈心……人们时常在深夜看到戴海萍的宿舍还亮着灯,起初以为她是缺氧睡不着觉,后来才知道她经常边吸氧边梳理旁听笔记,帮助当地老师改进授课方法。

  在海拔4500米的“生命禁区”战斗,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和人才做到了。他们,在30年间留下了一串串拼搏的足迹。

  今天的奋斗

  在哪里,发展都是永恒主题

  自然条件差、运输成本高、产业底子薄,在高原谋发展很难,但没想到这么难——

  那曲市色尼区夯错湿地暗夜星空3A景区,1.6万平方公里内唯一的景区,4批浙江援藏工作组耗时10年接力推进建设。

  广袤的草原、高耸的雪山、深邃的星空……那曲自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能不能建一个景区,让资源变现、百姓增收?经过细致调研,第七批援藏干部决定谋划一个星空景区。

  规划出来了,但也有不同声音:草原不搞牧业搞景区,是不是不务正业?景区建成后,有没有人气,谁来运营?

  援藏干部进一步反复调研、仔细论证,更是坚定了信心。项目来不及在自己任内上马不要紧,一任接着一任干!

  就这样,第七批谋划项目,第八批执行建设方案,第九批完善各项设施,第十批投入运营……去年,援藏干部组建了一支当地村民组成的管理团队,带着他们前往乌镇等地学习,不断打开思路,推出了游牧生活文化体验等项目。

  去年8月,景区正式开放。作为国内第一个经授权的国际暗夜公园,众多游客专门从拉萨等地赶来,短短几天吸引了千余游客。

  “发展是永恒主题,变‘输血’为‘造血’,才能打通那曲的发展‘筋脉’。”在第十批浙江省援藏指挥部指挥长、那曲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董旭斌看来,援藏干部人才来了还会走,但改变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观念,就如播下了一颗颗种子,总有机会发芽、成林。

  国企与民企合资成立公司,搭建虫草的采购、定价、宣传、销售体系,这在比如县历史上是第一次。而背后,是绍兴援藏干部胡国超和同事们历时一年多的努力。

  比如被誉为虫草之乡,但以次充好等销售乱象屡禁不止,同时虫草作为初级农产品,产业链发展不完善,从长远看势必影响百姓收入。2023年春节,没顾上回乡走亲,胡国超先去拜访了绍兴知名药企浙江震元公司,商议由比如国资、比如民企、震元公司三方合作的方案,政府负责监管,当地民企负责收购、震元公司负责销售,构建高标准、全流程的虫草产供销体系。

  洽谈起初很顺利,但实地考察后,震元公司却有了顾虑——比如县运输成本高,虫草有购销税。眼看企业要打“退堂鼓”,胡国超历时几个月,反复沟通、汇报、协商,终于争取到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今年5月,比如县政府、浙江震元公司和当地民企三方顺利签署合作协议,打造比如虫草龙头企业。

  在援藏干部的努力下,一个一个小小的变化,就这样在雪域高原发生。

  前不久,一场美食文化展促活动在新落成的那曲神力时代广场举行,15天内吸引了百家西藏企业和万名消费者。不久后,这一那曲首个城市级商业综合体将正式开门营业。

  来自省发改委的援藏干部揭建成忘不了,为了综合体项目尽快落地,援藏指挥部和企业多次沟通,并与当地干部一起算经济、城市形象和就业增收“几本账”。“招商引资,不仅仅引进一家企业,更是在这个过程中把合作共赢的理念、浙江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带进来,在这里落地生根。”揭建成说。

  明天的太阳

  手拉手,托举那曲的未来

  “援藏干部,就是国家派来帮助我们的人,他们每年都会来,从浙江来。”这是去年11月15日,比如县茶曲乡小学校长贡布次仁给孩子们上思政课时说的一句话。

  这天,茶曲乡小学终于通上了自来水。由于位于特殊的地质结构带上,长期以来,学校日常用水水质偏黄偏苦。尤其在冬天枯水期,师生们要提着水桶去数里外的怒江边,砸开厚厚的冰层,才能挑上一桶水。

  300多名师生的生活用水难题怎么解?绍兴援藏干部茹益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与浙江的后方资源对接,筹措资金,计划为学校接通自来水,彻底解决难题。得知此事,绍兴中专党委书记於芳坐不住了:“孩子们的用水问题再也不能等了!”学校专门从培训收益中拿出30万元。去年5月,茶曲乡小学爱心水项目开工,茹益龙一有空就跑现场督查施工进展。完工当天,他就迫不及待地尝了第一口水。

  这口水,甜到心间;这份情,跨越山海。

  海拔4700米的班戈县,属于高原放牧区,被牦牛顶伤、摔伤等意外以及车祸事故时有发生,群众外伤、骨折发病多,但长期以来医院骨科是空白,只能转诊到两三百公里外的那曲市区或更远的拉萨。

  2021年,浙江首支“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进驻班戈,从零开始建设骨科专科,通过“师带徒”方式,在全县推广小针刀微创手术。“谢谢浙江援藏医生”,很多术后恢复行走的患者,特地学习了这句普通话。有一名藏族老人,特地赶了十几公里路,凌晨6时就等在医院门口,只为了亲口向医生致谢。

  说到浙江,14岁的视力障碍学生仁多顿时神采飞扬。过完这个暑假,她就要到浙江省盲人学校上高中了。此前,受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限制,整个西藏没有高中阶段的聋盲教育。能不能把学生们送到浙江读高中、考大学?这个念头萦绕在援藏干部心头。今年6月,援藏指挥部为浙江省教育厅与那曲市政府牵线搭桥,成功启动“羌塘折翼天使委培计划”,此后每年都将选派那曲聋盲学生到浙江就读高中。

  高原的阳光照在仁多的墨镜上,也照进了她心里。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这是援藏干部人才都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歌声里,满是浓浓的汉藏情。而在援藏干部人才的心底,却埋着一份对家人的愧疚——有的至亲查出癌症晚期,却没能在病榻前照顾;有的说好陪妻子待产,却因援藏而失约;有的孩子才出生几个月,自己却踏上了远途……

  在有限的篇幅中,我们很难将第十批118名援藏干部人才的事迹一一呈现。毕竟,翻阅不断增厚的援藏花名册,每个人都有着讲不完的故事。但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故事:用汗水和青春,与当地广大干部群众手拉手,托举起那曲的未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援藏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