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报告文学《山海情》浓缩浙江对口援藏30年—

传奇,写在生存极限之地

字体:
—2024—
08/03
07:56:03
2024-08-03 07:56:03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严粒粒

  浙江在线8月3日讯(记者 严粒粒)西藏。

  壮丽的雪山,碧蓝的湖泊,辽阔的草原,独特的民族风情、厚重的历史积淀……无数旅行者心中魅力无限的圣地。

  缺氧、极寒、风沙大作、广袤的无人区……所谓“离天堂最近的地方”的赞誉,似乎也双关“生命禁区”的含义。

  巨大的矛盾,难免令人心生好奇与敬畏。

  2024年,是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也是浙江对口支援那曲30周年。描写浙江援藏干部三十年历程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山海情》近日恰逢其时出版。作者张国云,是浙江首批援藏干部之一。而今,前赴后继的第十批浙江援藏干部,已踏上热土。

  30年,并不遥远。可在他的讲述中,那段故事却让人觉得恍如隔世,甚至有些不可思议。图书的推广语说,这是一段“跨越时空‘双向奔富’的佳话、千里雪域高原的传奇”。“传奇”寓意无数美妙与惊奇,也蕴含了太多真切的心血与深情。

  人性光辉

  艰苦,大概是援藏人最有共鸣的词语。以至于在西藏生活过的人,总有种莫名亲切,仿佛有过命的交情。

  不然,当张国云在10多年前写下散文集《致青藏:我的藏区生活》的时候,在藏区当过兵的麦家不会留下恳切的评语:“作者去过的地方我大多去过,他品过的酸甜苦辣、天上的风光、地下的恐惧、世间的离奇、人间的非凡,我也大致感之受之过。也许,我喜欢这本书,是惺惺相惜,是爱屋及乌。”

  1995年5月,时任浙江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的张国云,被选拔出来,赴那曲地区担任计经委副主任。

  那曲,是哪里?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那曲平均海拔4500米,是世界最高的地级城市,没有之一;西藏年平均气温不到10摄氏度,那曲的数据是0摄氏度左右,最低可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西藏的含氧量约为内陆60%,那曲比这还要低10%。

  抽象的数据抵不过真实的感受。

  张国云去那曲政府报到的时候,当地干部见他两手空空,大吃一惊。一问才知道,那是因为张国云连呼吸、走路都费劲,实在吃不消拖着沉重的行李,就干脆把它们丢在了大马路上。那一刻,他真切感受到什么叫做“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身外之物”。

  “高原人说:‘在这里,活着就是贡献’。内地人读这句话多少有些费解,但在高原上,这话是真知灼见。”张国云记得,首批援藏干部进藏时,西藏自治区的领导送来的见面礼不是别的,竟是一本厚厚的高原保健书籍。那是在教援藏干部们以最小的健康代价,换工作的最大果实。

  一趟寻常的出差,也可能带着生命的危险。书中,就记录了一场虚惊。

  那曲所在的藏北,有大片道路崎岖的无人区。“坐在车上,只系着安全带不行,得用手紧紧抓住椅背固定。”每次出行,张国云觉得全身都要散架一次。

  那天,颠簸造成车子线路松落、车灯短路。等几个小时后,张国云抵达目的地县城时已经凌晨三点多,才知道一整个晚上,从未有任何车辆进城!同行的车去哪儿了?

  当地干部赶忙驱车沿路返回寻找,张国云拼命给领导打电话汇报车辆失踪事件。那仅仅靠一根铁丝拉起的电话线,大概已经被大风刮落,电话怎么拨也拨不出去。“无人区有狼群,有沼泽。除了夏季有少数牧民游牧到此外,其余时间荒无人烟。”担忧和恐惧笼罩在大家心头。

  一天、两天……直到第五天,那曲镇拍来电报,在得知同行车上的一行人终于在粮尽水缺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懂得汉语的牧民引路,才走出了无人区……

  幸好那时正值初夏,如果意外发生在别的季节呢?张国云不敢多想。那辆车上的浙江朋友从此发誓,再也不敢来那曲了。

  苦与难,凸显出援藏工作之挑战与伟大。数据统计,对口援藏实施以来,约有万名援藏干部赴藏,其中至少16人牺牲。张国云在书中记录了其中一些干部的动人故事——不过,在他看来,也大可不用将援藏全看作奉献与牺牲。

  在一批批援藏干部接续努力下,西藏的医疗、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提升,西藏人民在衣食住行、就医教育等方面的条件越来越好。他感慨:亲历变化、推动变化,感受什么叫“苦尽甘来”,实在是一件难能可贵的幸福事情。

  云上天城

  今天的西藏,可以肆意上网冲浪,联通世界,连无人区里也有了5G信号。这是科技的伟大进步,也是一任任干部努力的结果。

  回到30年前,闭塞,是张国云对藏区的最大感受。闭塞,让人难以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早在1985年,时任浙江建材总厂厂长的张国云就到过拉萨。1984年,中央确定了由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九个省市投资援建西藏的43项工程,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西藏大学就在其中,由浙江投资援建。可在1995年5月接到赴那曲援藏通知时,张国云翻遍资料,还问了拉萨的朋友,也没有那曲的一丁点信息。

  他还记得援藏一个月后,同事的妻子临盆。浙江政府为了让前线同志放心,向援藏干部直播了医院情况,结果播了没10分钟就断了线。“信号实在太弱了。据说要把浙江的声音先去上海中转,之后再到成都,然后才到拉萨。”

  外线电话也几乎是摆设。整个那曲地区40多万平方公里,几十万人口,只有两台电话能打出去。如果这两台电话同时有人在用,只能发出忙音。

  他去牧区的时候,还发现牧民明明家徒四壁,却把人民币贴在帐篷中,仿佛是一幅装饰画。一问才知道,如果把牛羊折算成市场价格,牧民并不算穷困,只不过草原实在没有购物交易的地方,再多的钞票也难以派上用场。

  这些故事有的是书里的,有的是采访时张国云的即兴补充。它们听来着实有趣,再细细咂摸,却也品出一些苦涩之情。

  “与其说让西藏摆脱贫困,不如说让他们摆脱闭塞。”张国云思考着。书中,我们可以阅读那曲从闭塞到通达的过程——一段通往光明与希望的旅程。

  想要富,先修路。于是,那曲有了第一条水泥路。

  张国云说,那曲原来也有路,1954年通车的青藏公路横穿了那曲。“可惜这是一条建在冻土层上的柏油马路。夏天紫外线照射强,温度一高,路面柏油会融化,一融化就有意思啦,白天和晚上,路的位置摆来摆去,飘忽不定,还黏黏糊糊!也因为青藏公路是西藏的‘生命线’,车流量大,一天到晚川流不息,会对往来的居民和牛羊造成威胁。浙江人胆子大,说要把青藏公路这段外挪,给那曲重新造条水泥路!”

  工程从1999年动工,2001年开通,全长1.51公里、路宽36米的“浙江路”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冻土区、距离最长的首条水泥路。而今,不断拓宽的“浙江路”两旁商店林立,已成当地最繁华的街区。

  还有,教育这件能从根本上摆脱闭塞的事情。

  书中有一章节就叫《希望工程》。那天,张国云偶遇了一个放牧的孩子,到了学龄却无法入学。他长大的愿望是做喇嘛,因为大人告诉他去寺庙能读书。

  解放前,西藏的适龄儿童入学率的确只有2%,解放后牧民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当地却碍于财政囊中羞涩,学校规模不足,每年不得不严控招生。

  后来,就是一段援藏干部惭愧不已,振臂疾呼,最后众人拾柴,筹建学校的故事啦!1995年,那曲每1500公里只有一所小学,72%的孩子读完三年级就失学;几年后,牧民们目睹了10所希望小学拔地而起,然后又建起了中学;再过了几年,学校拼的就不是数量而是质量,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师培训、点对点的结对帮扶……一切都大不一样了。

  还有,那曲造出个前所未有的“浙江商城”,成功招商引资的故事;甲岗山上一座世界海拔最高的水电站,结束了一个县无电历史的故事;“软黄金”冬虫夏草在藏北高原人工培育成功,百姓从而致富的故事;千年历史的藏北赛马会不再被藏民“孤芳自赏”,而成了全国人民共襄盛举的“人文经济学”实践典范的故事……

  想起《金青稞:西藏精准扶贫纪实》一书的题记中,作者徐剑引用的话:

  “我想要普天之下的老者,老有所养,不再冻死风雪;

  我想要苍穹之下的幼者,幼有所托,不再流落街头;

  我想要艽野之远的弱者,弱有所扶,安得广厦千万。”

  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松赞干布在与文成公主住过的红山宫殿里留下的遗训。一千三百多年后,他的梦想成真。相信西藏人民、内地人民,都能从中读出些什么,无论欢笑与泪水、感激与钦佩、自豪与责任。

  敬畏自然

  当然,也不要单单把《山海情》只看作是记叙援藏事业的书籍,那样会局限了阅读的目的。

  也许是因为独特的经历,张国云常会留意一些或热情或迟疑的年轻人,有人想去西藏旅行大饱眼福,有的在赴藏工作抉择面前焦灼迟疑。他倒是想和后辈们说一声:去更多地汲取精神财富吧,极限之地能给人不一般的启迪。

  最近,李娟的作品因为影视改编《我的阿勒泰》火了。不少人倾心她笔下,北疆那浩浩荡荡的草场有泼天的绿。西藏也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可惜高寒的气候让整个草场的牧草不过寸,草的生长期也只有短短3个月。常常吃不上草的牛羊,更多时候是啃食荒原中的泥巴碎磨牙。

  西藏告诉人们,即使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人类也必须要对强韧的大自然怀抱尊敬。

  “你知道吗?无人区有许多细窄狭长的小路。那不是人走出来的,而是成千上万的藏羚羊踏出来的!”他语带严肃和崇敬,为人类的渺小汗颜,也为藏羚羊的伟大惊奇,“无人区本来就不是人去的地方,应该把那片地方留给野生动物。”设身处地,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深刻思考。

  书中有一章,讲述了两次牧民搬迁的故事。上世纪70年代,因为草畜矛盾,牧民们赶着牛羊开发无人区,向自然界讨生活;2019年,国家实施高海拔牧民生态搬迁项目,他们又“人退草进”,还自然涵养空间。这是思想进步,是文明生生不息的轨迹。

  厚重主题,也不一定是厚重的叙述。文中一些简单、平实的小幽默,流露了一种处事态度。

  有一次,从雪山奔腾直下的大河横在中央,车子蹚水而行。车里的张国云害怕,问:“车子熄火了怎么办?”当地司机说:“那就麻烦了,弄不好我们得喂鱼啦,哈哈哈!”这是生存在此的人民因为生活经验的累积,修炼出不慌不忙的沉稳与自信。

  还有一天,因为不适应环境,张国云挑水时,一直起腰,鼻血忽然喷涌。友人为这位身体条件符合征兵体检甲级标准的汉子担心,他倒幽默一句:雪域高原最美的景致就是“高山流血(水)”嘛!这是如今容易畏惧、习惯逃避的年轻人所缺少的勇敢与积极。

  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必然需要一定的自信心。张国云笑笑认为,西藏仿佛就是自信心的培养皿。“在每天都在挑战极限的地方,只要能做成一件事,就是一种成就。”

  在那里,他第一次点燃牛粪取暖,第一次凿开冰封的深井挑水,第一次硬扛着头痛写完厚厚调研报告之后,获得的第一反馈不是好赖的评价,而是“在这种地方能写出来这么多字,太了不起了”!

  从一个人小小的成功荡开去,想想“破天荒”的水泥路、水电站等等更多人携手达成的胜利——

  《山海情》似有另一层普适意义:磨难从来都是一块试金石,考验着一个人的品质与耐心;挫折也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锻造出一个民族的韧劲和未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援藏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