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9000年前水稻田"最了"皇朝墩遗址还有什么可蹲

字体:
—2024—
09/17
09:55:50
2024-09-17 09:55:50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马黎

  张森的PPT翻到最后一页,跳出四个大字:感谢观看。左下方,跟着一个吸奶嘴的爬行宝宝。

  9月13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举行了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等3项考古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现场汇报。

  9天前,给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的现场负责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张森发消息,准备去工地。

  “我老婆昨天生娃。”他回复,“小家伙挺会赶时间的。”

  宝宝突然出现在汇报PPT上,成了现场彩蛋,旁边是拿着手铲发掘的爸爸。右边还有一个人物,白胡子,穿藏青色良渚神徽队服。这是方向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皇朝墩的发掘领队。

  9月13日,张森在国家文物局做汇报,PPT最后一页出现彩蛋。图片来自方向明

  考古的另一面。

  几小时后,考古的这一面刷屏了——

  皇朝墩遗址首次发现上山文化中晚期至跨湖桥文化时期水稻田;迄今世界发现年代最早的水稻田;完善了上山文化稻作农业起源的证据链;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上山文化中晚期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环壕聚落遗址。

  “最早”和“首次”,每一条都可以单拎出来做标题,但是,“最了”之后,皇朝墩里更值得蹲的是什么?

  “皇朝墩遗址考古最大的意义,是古人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年代早、又非常完整,包括居住址和生产区,甚至还包括周边水利的完整‘景观聚落’。”方向明这样说。

  “爸爸的水稻田”背后,9000多年前,人们的生活面貌,究竟什么样?

  【1】皇朝墩的名字

  说故事前,先温习一下背景。

  最近一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中有一个新立项的课题,名字叫“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研究”,浙赣湘三省联合申报,浙江省主要以上山文化为工作重心。

  大家已经很熟悉上山文化了,它的命名地在金华浦江的上山遗址,2000年发现,我们说“万年浙江”,正是因为上山。这次新发现的皇朝墩遗址,也属于上山文化,年代距今约9300至8000年,从上山文化延续到了跨湖桥文化,“两代人”在这里生活了1300年,而且一直种水稻。

  皇朝墩是上山文化发现的第22个遗址点,衢州地区有4处(皇朝墩、荷花山、青碓、下库)。再看最新数据,上山文化遗址已经发现了24处,分布范围以金衢盆地为中心,并扩散至曹娥江流域、灵江流域和浙东近海岸地带。这几年,上山、下汤、湖西三个遗址的主动性发掘,也有了新收获。

  上山文化遗址群分布图

  皇朝墩遗址,是一个环壕聚落遗址,也就是古人的居住区、生产区,主体包括2处台地、1条环壕,总面积约55000平方米,加上水稻田一共70000平方米。

  皇朝墩遗址遗迹分布

  听起来,几个名词都比较专业,没有“墓葬区”吸引人,但这才人们日常生活的核心区。

  我们先走到居住区看看生活画面。

  台地,就是居住区。上山人和跨湖桥人先后在这里定居,9000多年后,在普通人看来只是一个大坑,一片土,但对考古人来讲,所有的线索,都在地层剖面上。

  台地遗迹

  台地遗迹地层剖面

  看地层之前,先做个名词解释。

  地层和我们现在的楼房很像,都是垂直分布的,但编号方式相反。如果没有“打破”的话,编号越大反而越低,地层的1楼是最高的。所谓的“打破”就像我们地震楼塌了,再也分不清几楼是几楼了。

  皇朝墩两个居住区的地层,没有“塌楼”,一目了然。

  2号台地地层剖面

  来看看南边的2号台地的“楼”,编号沟12(G12),可以分出8层,最底下3层全都住着上山人,出土了他们扔掉的生活垃圾,有大量夹砂灰陶、红陶片,以及石料和石器,可辨器型有壶,罐,平底盆,平底盘,石磨盘,石磨棒,石环等。

  他们走了,跨湖桥人无缝衔接,也入住了,住在上面5层,这里清理出了他们丢掉的“垃圾”,有夹砂灰陶、红陶片、磨石、磨棒等。

  皇朝墩遗址出土部分陶器

  考古人发现,这个台地后来不断堆垫,被沿用,说明人类又来这里生活了,零星发现了一些汉代遗物,还有唐宋墓葬,但都被破坏了,“因为这个台地被平整破坏过很多次,包括最近二三十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周东亚说。

  “我们现在脚踩的地方,明显能看到比外面地势要稍微高一点。”周东亚又带着我们来到北边台地,也就是1号台地。

  1号台地

  “这个台地要比外围高出六七十厘米,靠西边最高的地方,比外围的稻田要高1米4左右,因为台地的高度很明显,所以前期调查的时候有意识的就往这上面找东西。”

  虽然高,但1号台地面积没2号大,约8900平方米,沿用时间比较久,在边缘还发现一些汉唐的东西,明清时期上面还烧过窑,有一个明清时期的窑址,但已经完全被破坏了。

  之前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个遗址叫皇朝墩?周围好像没有村子叫这个名字。

  其实,皇朝墩的名字,就是1号台地的名字。

  “我们工作的时候问民工,这些地方有没有名称的,民工说一号台地叫做皇朝墩。我们也确认了下会不会是黄巢墩,因为衢州有很多与黄巢相关的历史遗迹。有民工说是黄巢墩,也有说黄朝墩或者皇朝墩的,后面我们就起了皇朝墩这个名字。”张森说。

  【2】红烧土的秘密

  说完居住区,来说说环壕。

  环壕,古代聚落或者特定区域的边界,一种环形沟渠,像一个围绕着村庄或重要地点的大圈圈,通常是人工挖掘出来的,起防护作用。为了防止野兽,外部氏族争斗,人们要建村子抱团取暖,这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生活状态。比如我们熟悉的良渚文化遗址——余杭玉架山遗址,就发现了6个环壕,生活了6个氏族的良渚人。

  上山文化发展到中晚期,就出现了环壕聚落。但皇朝墩不是第一个发现的。

  嵊州小黄山遗址发现过一段环壕,但破坏得比较严重;永康湖西遗址也发现过环壕,但没有正式发掘;近年发现的义乌桥头遗址,第一次把环壕作为完整的遗址单元发掘,距今约9000~8500年,也是东亚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环壕遗址。

  如今,它们的家族里又多了一位。皇朝墩的年代没有桥头早,但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上山文化中晚期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环壕聚落遗址——是的,跨湖桥人也在用。

  环壕

  环壕

  环壕周长约902米,比较浅。最深的区域在西边,深1.4米左右。但挺宽,普遍在17米左右,最宽27米。

  我们来到了2号台地的边坡,这里发现了一个上山文化的小墓,但很残,出土了一些上山的碎陶片,以及一个残存的头骨。

  台地边缘有小墓,属于普遍情况。人们有意识地和居住区分开,人死了就埋在居住区更靠近边缘的地方。

  走在平地上感觉不到,俯瞰图一目了然,环壕完整地环绕两处台地,同时把它们隔开,像一个葫芦。

  这条壕沟,命名为沟1(G1)。看“楼层”分布,从上到下——

  ②—⑤层是跨湖桥文化时期,⑥、⑦是跨湖桥到上山的过渡时期,⑧—⑩是上山文化时期。

  这说明环壕在上山时期形成,人们已经开始使用了。而且,上山文化与跨湖桥文化层位上下叠压,器物之间有较强的源流关系,这也是皇朝墩遗址发现的一个意义:对研究上山文化与跨湖桥文化之间的演变关系、完善我省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具有重要价值。

  眼前出现了一块凸起的毛毛松松带点红的土。

  如果不是周东亚提醒,我根本不会朝它多看一眼,就是一坨土。

  考古人看了一眼,等等,小兴奋,这是红烧土。

  科普时间又到了。

  什么是红烧土,不是把土块红烧一下,它原本可能是建筑的墙体等部位,后来在有氧条件下,受到灼烧,土壤中铁元素被氧化变红,再经过时间的沉淀,便成了今天揭露时的样子。

  重点是,这里有人的痕迹,人们有意营建,对环壕边坡进行了装修。考古的内核,就是透物见人。

  红烧土边上,剖面的“楼层”里,留下了时间的秘密——

  沟1⑩层,压着一期台地;二期台地,又压着沟1⑩层,但又被沟1的⑧层压着。

  十分“纠结”。这说明什么?

  来一段解读:

  壕沟⑩层及一期台地中的最早期遗存年代均为上山文化中期,表明在此时,人们已经开始在外围开掘壕沟。但因为水土流失或清淤等原因,台地边坡经过了多次变动。

  时间又过去了,到了壕沟⑧层,也就是上山文化晚期,先民掌握了使用红烧土加固边坡的技术,壕沟及台地位置趋于固定,并从跨湖桥文化时期开始,壕沟面积渐渐缩小,遗址逐渐废弃。

  台地和壕沟互动演变关系图

  “这个剖面上,我们能看出环壕和2号台地有一个互动演变的关系,说明台地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发展,沟可能往里侵蚀了,台地又往外垫了,所以出现了一个交互的过程。”

壕沟和红烧土边坡、台地的关系

  “这个边坡还是做得很漂亮的。”周东亚蹲下,又看了看这堆平平无奇的土。

  屹立不倒的红烧土

  他说,这块边坡揭露出来后,最开始和边上的土一样的,是水平的。但是,风吹日晒一年多,现在效果来了:边上的土,全被冲下去了,冲没了,只有这块红烧土的边坡,屹立不倒。

  “因为人为烧过,所以结构特别稳定,跟我们现在的水泥地相比,硬度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很坚硬。”

  【3】寻找水稻田

  说完古人的居住区和环壕,来看看水稻田。

  关于史前稻作考古,我们经验很丰富了,三个字:植硅体。六个字,植硅体,小穗轴。且目前已经找到了三块水稻田。

  2005年,余姚田螺山遗址在居住遗址外围,发现了河姆渡文化早晚两期水稻田;2009年,杭州余杭茅山发现了良渚水稻田;2020年,在田螺山隔壁的余姚施岙遗址,又发现三个时期的水稻田,从距今7000多年一直延续到4500年左右,是当时的“世界最大最早”。

  河姆渡和良渚的水稻田找到了,寻找更早的古稻田,自然是目标。

  之前,上山文化遗址普遍发现了炭化稻米、稻壳等等,以及与水稻耕作、收割、加工、利用相关的证据链。那么稻田在哪里?

  壕沟及稻田区域航拍

  前期勘探时,考古队发现环壕东侧有一块很平整的低洼地带,面积约1.5万平方米,底特别平整,打上来的土也比较黏。

  是不是跟稻田相关?洼地两边,明显的两道垄起,刚好把洼地卡住,看起来很像稻田。

  “会不会是稻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植物考古学家郑云飞也有同感。

  这是上山遗址目前发现最完整的环壕聚落,既然这么完整,外围的生业结构能不能继续做探索?上山人到底靠什么为生,采集渔猎、农业种植,比重和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

  考古圈有句话,想得到才能挖得到。

  我们走到剖面前——这幢“楼”,可以直接上地层课。

  稻田遗迹

  稻田区域地层剖面

  住在4楼(编号④a)的,是汉代人,地层比较厚,出了很多汉代的绳纹板瓦,以及一些青瓷片。

  手指处为汉代地层

  “我们脚底下踩的,是一层间歇层。”周东亚指了指脚下——我啥也看不出来。

  这层是5楼(编号⑤)。挖到这层时,张森也觉得奇怪,“还以为是生土呢,特别硬。”

  继续挖。不对啊,怎么连着环壕?“我们发现环壕另一边是钻到这层下面的。”这一层等于外衣,还保护着环壕。

  为什么?它是怎么来的?

  此处暂且不表,先跳过这个夹心层,“走”到下一层,去6楼看看。

  稻田区域地层剖面,⑥a就是稻田层

  “⑥a就是稻田了。”走到环壕的东侧,周东亚指了指“6楼”。

  这是你想象中的稻田吗?

  一层很薄的黄灰土黏土,残长约25米。凑近仔细看,才能看到零星破损严重的夹炭陶残片。

  稻田层⑥a层中的陶片

  很多人要问了,有机质都腐烂了,怎么知道这里种水稻啊?

  水稻植硅体检测闪亮登场。

  植硅体的全称,就是植物硅酸体。水稻是高硅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硅元素。硅、硅化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很稳定,就算植物体死亡,腐烂,啥都没了,植物硅酸体还可以在土壤里残存很长时间,依然可以被科学家检测出来。

  土壤像块海绵,吸收所有记忆。

  而植硅体就像指纹,不同的植物,指纹也不一样。水稻植硅体是带有鱼鳞状纹的扇型,竹子是长鞍型,芦苇是盾型。

  ⑥a层中的水稻植硅体

  经过检测,⑥a土壤中水稻植硅体含量超过了5000粒/克。

  我们一般确定水稻田的标准数据,就是5000粒/克。

  水稻田无疑。

  ⑥a旁边还有一个⑥b层,残长约14米,也是黄灰色黏土,质地与⑥a层很像。

  会是更早的水稻田吗?

  植硅体再次出场。

  一测,土壤中水稻植硅体含量超过7000粒/克,比⑥a更密集。

  水稻田板上钉钉。

  现在只剩下明确地层年代了——是不是上山的?

  在水稻田的两层“楼”上,我们看到贴着两张手写的数据标签:9200±600、9910±640。

  水稻层的光释光测年结果

  这就是两层水稻田的“身份证”。因为没有合适的碳十四测年样品,这次“验明真身”,启用了光释光测年。

  光释光,啥意思?

  这是一个叫“光”的囚徒的故事。

  在网络小说中,有一种晶石可以修真,是因为晶石中含有能量。“光”就像晶石能量一样被囚禁在天然矿物中。当这个矿物被埋入不见光的地方时,刑期开始了;当现代科学家使用特定波长光照射它的时候,它就被释放出来,刑期结束。而科学家根据计算,就知道它被囚禁了多少年。所以这个矿物在被挖出来到测年结束,都不可以见光,因为一旦见光,上次刑期的埋入时间就消失了。

  一块陶片都没有的良渚水坝,也用过这个方法判定水坝的年代。打根管子进去,可以知道筑坝时的土最后一次见到光的年代。

  用一句网络语:见光死,是什么时候。

  扯回来。工作人员在这里打了20多个光释光取样点,测年结果显示,⑥a及⑥b层的年代基本在距今7000-10000年之间,也就是说,都是上山文化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的稻田层,且各自分别在东西两端为独立田块。

  上山文化第一处水稻田,找到了。

  ⑥b层中的木质遗物朽痕,像棍子

  在植硅体含量更高的⑥b层,还发现了疑似木质遗物残留的朽痕,说明部分区域可能存在铺垫木棍的迹象。

  “现在地晒干了,但隐约还能看到残存的轮廓。”周东亚指指地上。

  隐约能看到长条的疑似木棍遗迹

  5000年前,余杭茅山的良渚人在水稻田上开发了“阡陌”——农田里的道路系统,发现了南北向田埂。而余姚施岙遗址不仅发现了南北向田埂,还有东西向,纵横交错,组成 “井”字形结构,明确的田埂有22条。而且,绝大多数田埂堆积土和稻田相近,个别地方还出现了有意运来的不同于稻田堆积的堆土,局部区域铺垫木头。

  那么作为稻作的重要源头,上山人的水稻田已经出现了这些“功能”吗?

  考古人发现,⑥a层与壕沟之间,被一处宽约4米的南北向垄坡分隔,目前推测垄坡的性质可能为遗址周边早期的道路或田埂,垄坡范围内发现多处坑状遗迹,可能也与稻田相关。

  方向明之前对张森说,稻田和环壕中间隆起有间隔,可能会有灌溉口。

  张森说,接下来,会继续在稻田上做做工作,准备扩大一些发掘面积,看能不能寻找到田埂或者道路等遗迹现象。

  稻田区域航拍图

  【4】“5楼”

  在国家文物局汇报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弛提到,施岙水稻田这一类稻田,因为上面有一层间歇层保护,它才能保护下来,否则都会被现代农业活动破坏掉。

  所以,我们现在回过头,说说5楼的问题——间歇层,看起来好像跟稻田无关。

  张森说,④a层是汉代地层,距今约2000年前,⑥a层最晚是跨湖桥文化时期,距今8000年。这样中间就出现了5000多年间隔的间隔期。

  “风力或者流水会搬运周边的一些土过来,然后稻田和壕沟本身位置就要比台地底一些,土自然就在低的地方逐渐沉积下来了。”

  这一层间歇层,直接叠压着环壕和稻田。

  所以,5楼很关键,测年结果显示,距今5000年前后,应该是逐渐形成的。张森说,后面还会对这层继续做工作。

  再插播一个小花絮。

  刚才讲到了6楼住着汉代人,汉代地层的植硅体检测含量很低,基本都在2000粒/克以下,不符合种植水稻的标准。

  不符合没关系,但这一检测,解决了另一个问题:水稻植硅体会不会下渗。

  “有人也会质疑,是不是‘楼上’种水稻,植硅体渗到‘楼下’去了,所以导致早期地层的植硅体检测含量才够,然后就符合稻田标准了。但实际情况并不是,汉代这一层的植硅体含量反而很低,下面⑥a层的植硅体含量反而很高。”周东亚说。

  所以,汉代也是个农业区,但汉代人不在这里种稻,可能种别的东西。

  发现水稻田,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漫长的时间铺垫。

  汇报会的媒体提问环节,张森说了一段话。

  “我们在过去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稻田寻找方法的基础上,在皇朝墩遗址考古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寻找早期古稻田的研究方法,包括前期的野外调查,系统的勘探取样,植物考古分析,重点位置试掘确认等,相信随着这种工作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未来我们会找到更多的早期水稻田,进一步推动我们对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探索。”

  村里的稻田

  走着走着,穿过了一片“肉眼可见”的稻田,现在是莲花镇犁金园村和周边农村的农业用地。

  “这些种的晚稻,现在还没有收。”周东亚说。

  9000多年前,人们在这里种水稻,9000多年后,一样的日子,一样的稻田,一样的月光,照着皇朝墩。好像一切没有什么改变。

  【5】疑似野生稻

  故事讲到这里,主题曲响起,似乎可以大团圆结尾了。

  考古人说,还早,一切才刚刚开始。

  台地+环壕+水稻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但考古人并没有做出“收”的动作。

  环壕聚落外,还会有什么?人们在9000年前,生活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里?

  皇朝墩的考古工作,还有一个“新”,考古学家把人类社会与周围自然环境联系起来,他们想看看,能否复原古代人类社会,重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行为模式。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考古就是寻找逝去但未消散的历史碎片,然后把它们拼缀起来。

  考古队在环壕聚落外围又进行了勘探,在西距遗址约500米处,发现了一条古河道。

  这是芝溪历史上曾经改道留下来的一个古河道。芝溪是钱塘江上游衢江支流,经过莲花镇等乡镇,在篁墩村附近注入衢江,距离遗址1.2公里。

  皇朝墩遗址西距芝溪1.2公里,南距衢江2公里

  在遗址走了这么一大圈,明显可以感受到,越往西边地势越低。

  周东亚说,地质学上有个术语,叫阶地。意思是沿着河流或其他流水体(如湖泊、海洋)边缘形成的阶梯状地形,它们代表了过去某个时期河流系统的古河床或古湖岸线的位置。

  它的形成,有一种原因,就是河流下切。

  当河流流经一个地区时,由于地壳抬升或海平面下降等原因,河水开始向下侵蚀河床,逐渐切深河道。河流里携带的泥沙、鹅卵石,就会沿着水流下切的槽一直往下铺垫,这里很快就垫满了。

  “所以看剖面上,底下有很多这样的鹅卵石,以下全是生土。”

  底下的鹅卵石

  之后,河水往外涨,向外又进行了一次摆动(改道),芝溪就是这样,在历史上发生过一次摆动,形成了这次发现的一条古河道。原来的河床和河漫滩(泛滥平原)的一部分就形成了高出当前河床的平台。

  所以,这里出现河流下切的现象,很可能也是历史上芝溪多次在这个区域内摆动形成的一个水生环境格局。

  除了古河道,勘探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外围还有一处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低洼区域,这是一处古水塘,而且,它和这条古河道相连接。

  蓝色的两条,就是古河道和古水塘,连接在一起

  一打探孔,1米以下淤积着厚厚的腐殖层,也就是植物的残骸。最重要的是,部分探孔发现疑似野生稻的小穗轴(稻谷与稻秆连接部位)。

  疑似野生稻小穗轴

  这句话看起来平平无奇,考古学家和植物学家说:兴奋。

  说明这里可能是野生稻的分布区。

  一条简单的逻辑:没有野生稻,水稻起源就无从谈起。有了野生稻,人们才可能驯化、耕种,最后形成稻作农业。

  一切都需要发掘验证。

  我们又来到一处剖面前,这就是古水塘区域。

  在这座“大楼”最底楼10楼,取样测年:低洼区域形成于距今约40000年之前。

  水塘形成的年代非常早,且始终处于湿地环境中。

  接下来,对水塘整体范围进行30*30米的网格抽样,结果发现,水塘底部约有数千平米范围内存在水稻植硅体,可能就是野生稻的分布范围,这表明遗址周边环境确实比较适应水稻生长。

  这为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环境以及水稻驯化等问题提供了线索。周东亚说,接下来还会再开几条探沟,多采一些样本做植硅体和测年的检测,看看能否找到更多野生稻的痕迹。

  【6】排水沟里的生活小发明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秦岭说,皇朝墩的发现,对上山文化聚落结构,稻作农业早期发展形态都提供了新的线索和补充。现在工作还刚刚开始,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对早期定居社会的研究,有望有新的突破。

  一些未知,一些突破,可能会从一条排水沟开始。

  我们走在一条水泥路,“连通上山时期环壕和古水塘区的一条水沟,就在我们脚下。”周东亚提醒。

  这也是一个重要发现。在古河道和环壕之间,发现了一条水沟,把环壕和古水塘连接了起来。

  还是看这张遗迹分布图,红色为排水沟,连接环壕和古水塘

  水沟区域的发掘已经接近尾声,工作人员正在画地层线,给“楼层”编号。

  排水沟发掘区域

  排水沟区域地层剖面

  “和环壕连接的水沟,就是沟21的一层,灰白色的堆积。”周东亚指了指,它的“楼上”,住着年代晚一点的沟20,把沟21给打破了。

  这是一条引水沟,还是排水沟?

  请注意地势,环壕比水塘高3.2米。

  水沟的下坡之路,基本和它重合,十几二十厘米地低下来。稻田—水沟—稍微高一点的小台子—西边的古水塘,形成了这样一个格局。

  “如果要从古水塘引水到环壕,那要翻车才行了。”方向明说。所以后来大家改变了观点,这是一个排水沟。

方向明的手绘排水沟结构

  考古队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周东亚拿了一把手铲,在地上画示意图。

  周东亚用手铲在地上示意,古人挖的沟里藏着他们的小心思

  “刚才我们走过的水泥路下面开口的位置,就是环壕,跟这条水沟相接,剖面上还有一个很深的沟,比其他地方都要深。”

  这里,似乎藏了一个古人的生活小发明。

  “其他地方都是一路通到古水塘区域,正常往外排水。就在这个最深处,我们怀疑古人在水沟里做了一个小小的设计。他们把这里挖深,环壕里的水位不填平,水就不会往外跑。这样就不用担心环壕里的水一直被往外排。只有环壕水位高出人们特意挖的这个‘蓄水坑’,水才会往外排。”

  “这也加深了我们认为这里是排水沟的判断。”

  周东亚说,现在准备把样品拿去测年,看一下测年结果是否和上山-跨湖桥环壕的年代吻合。

  “如果排水沟和遗址年代一样,说明它应该不是从水塘引水来充满壕沟的,而是在壕沟这边水大的时候把水排出去的。这样就能保证台地上的干燥。这就是一个相当早的小型水利设施了。”张森说。

  正说着话,一辆抽水机开始轰鸣工作。

  抽水机正在抽水

  “两个小时后,这里水就会满了。因为这里有个现代农业的灌溉渠道,铜山源水库下来的水,会一直往这里排水,就很麻烦。所以我们也在这里搞了一个小创新,蓄水、排水,不然实在没法干活。”

  这里的地下水位很高,9000多年前比现在还要更复杂,所以人们需要向外排水。

  时空在此交接。考古人和古人站在同一个屋檐下,遇到了同样的生活问题。这里低洼,就要挖沟排水,挖更深的沟蓄水。

  “他们当时应该也这么干,我们来了也这么干。”周东亚说,你来到这里,自然而然就会根据地形地貌考虑去做改造。

  人类的思维方式,不分古今。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考古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皇朝墩遗址首次发现上山文化中晚期至跨湖桥文化时期水稻田;迄今世界发现年代最早的水稻田;完善了上山文化稻作农业起源的证据链;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上山文化中晚期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环壕聚落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