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我乐意跟古建筑打一辈子交道”

退休阿姨续写文保故事

字体:
—2024—
09/18
13:58:22
2024-09-18 13:58:22 来源:金华晚报 记者 姚艳霞 文/摄

  每次出现在大学课堂上,汪燕鸣都精神抖擞,侃侃而谈,给学生讲授古建筑构造、形制特征、建筑文化等。课堂之外,她带着学生实地参观,直观地探究古建筑,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进行现场记录。

  汪燕鸣是国家高级古建营造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她就跟古建筑结缘,师从当时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士伦,后来就读于杭大历史系文物博物专业。一路走来,汪燕鸣不断学习与实践,成为太平天国侍王府文博副研究馆员。在金华市旧城改造时,她大胆提出保护八咏路和永康考寓的建议。最终,这个建议得到采纳,这些文化遗产被保留下来。

  “王士伦老师是我的领路人。”汪燕鸣说,那些年,王士伦经常来到金华及周边地区指导文物保护工作,她就跟在旁边学习。1986年,她第一次跟着王士伦跑现场,为期一周左右。他们先后来到市区天宁寺、武义延福寺、丽水灵鹫山以及松阳等地,对古建筑进行现场勘察。王士伦很喜欢向学生提问,坐车时也不闲着,抓紧时间传授相关知识。汪燕鸣感觉压力很大,不过这样学到的东西挺多。

  每次到现场,汪燕鸣都会拍下古建筑的照片,认真记录相关内容,回来之后写成调查报告。“这是老师给我布置的作业,他看了之后会用红笔修改,改得非常仔细。”同时,她按照王士伦的要求,阅读大量书籍。年轻时,她平均每晚阅读时间不少于4小时,除了反复看古建筑方面的专业书籍,她还涉猎中国通史、地方史、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史、美学等,因为古建筑背后承载着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越接触古建筑,汪燕鸣的兴趣越浓厚,学习的心情也更迫切。“老师毫不保留地教,我只管用脑用心,努力吸收。”渐渐地,她能把各类古建筑的构造、特色以及发展演化说得头头是道。1993年,她跟随王士伦到广州参加中国传统民居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汇编出版的论文集收录了她撰写的《浙江村落宗祠戏台》一文,得到国内外不少知名专家的认同。

  1995年和2011年,汪燕鸣先后两次主持太平天国侍王府的维修工作。退休后,她依然在这个领域发挥余热,会涉足古建筑维修方案评审以及竣工验收等。这些年,不少传统村落邀请她去现场看看,帮忙出出主意,比如村里的古建筑是不是该修、具体怎么修。在她看来,这些都是自己分内之事,每次都尽心尽力去做。

  2019年,金华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与九三学社金华市委员会共同成立课题组,开展婺州民居实地调研,汪燕鸣参与其中。在此基础上,她结合自己30余年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系统梳理,于2021年出版了《婺州民居史迹》,为婺州民居的深入研究和保护利用提供帮助。

  提起古建筑,汪燕鸣总有说不完的话。别看她现在年纪不轻了,工作起来依然状态在线。“古建筑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给我带来责任感,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寄托。”汪燕鸣说,她很乐意跟古建筑打一辈子交道,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文物保护事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古建筑;文化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