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年底“开捕”宇宙信号,之江实验室“二次创业”一年,上新了哪些科研成果?

字体:
—2024—
10/20
08:04:41
2024-10-20 08:04:41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林辰辰 姜晓蓉 通讯员 盛汪淼芷

  1979年,一道来自宇宙另一个世界的信息,抵达地球红岸基地,横亘在监听系统显示器上一成不变的宇宙电波曲线,首次发生了变化。来自三体文明发送的电波信息“不要回答!”让地球监听员叶文洁的双指开始颤抖……

  这是科幻小说《三体》中最重要的情节之一,电波信息、外星文明,圈粉全球数亿科幻爱好者,宇宙的广阔和神秘也一直是从科学界到普通公众不断求索的热点领域。

  “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来自宇宙的信号。”之江实验室新型计算传感与智能处理研究中心研究专家张晓航告诉记者,预计今年年底,之江实验室科研团队正式完成原理样机研发,它将借助智能计算的力量,在浩瀚的宇宙中捕捉稍纵即逝的信号,探秘宇宙的本质。

  日前,之江实验室开展“二次创业、改革奋进”媒体调研行,记者在实地探访中,感受人工智能新浪潮下的浙江“智算”力量,和一线科研人员对话,体悟科研加速度背后的大胆变革思路。

  之江实验室

  向宇宙投去“智算”目光

  相较发现“玄之又玄”的外星人,之江实验室里极具未来感的相场望远镜,更主要的作用,是快速识别到突发的天文现象,或去寻觅宇宙深处多样的星球,解码天体和宇宙演化的奥秘。

  活动中,记者看到了正在进行测试的相场望远镜原理样机。望远镜右边,连接的电子屏幕上正不断刷新着一串串代码,左边的电子屏则像体检中常做的“心电图”,是一个个缓慢移动的规律波形。

  之江实验室开放日活动,青少年参观相场望远镜模型

  相场望远镜不仅设计理念新,外形也十分新颖,和我们常见的望远镜长得完全不一样。它看起来金灿灿的,浑身长满了“刺”,不带有摄像头或镜头,但作为宇宙的“录像机”,却能通过智能算法“看见”宇宙中的一些特殊现象。

  张晓航介绍,相场望远镜上的“刺”是224路信号数字合成波束,它能接收来自太阳系外的电磁波信号,然后进行滤波、放大,进入数字信号传输器。之江实验室智能计算终端接收高通量实时数据流,基于数据处理和科学分析智能算法,快速计算和识别出不同的电磁波信号。也就是说,当两侧电子屏幕发生不一样的变化时,这些数据就能被及时发现并存储下来,并交由天文学家进一步分析。

  中国天眼FAST看得“距离远”,相场望远镜看的“视野宽”。张晓航解释,目前,相场望远镜能实现1万平方度的实时大天区覆盖,对瞬息万变的极端宇宙现象进行高速采样,快速、高效地捕捉来自宇宙的信号。当真正在外场启动时,它也将为理解宇宙中的前沿科学问题提供重要的观测数据。

  来自宇宙的电磁波无时无刻都在发生,这就意味着将产生无穷无尽的数据。因此,有智能计算“大脑”的相场望远镜就具备了观测极端宇宙的核心优势,它能自主忽略日常的信号,分辨并记住重要信息。

  为智能时代筑牢“智算”基石

  如果说相场望远镜拥有了“智算大脑”,那么它的“心脏”就藏在之江实验室新型算力中心。这里的一排排机房里,一层层机柜零次栉比,24小时闪烁的信号灯表示大量的数据信息正在此进行快速传输、计算和存储。

  “通过与算力产业上下游创新机构的联合攻关,我们的新型算力中心已经具备支撑万亿参数规模大模型训练的能力,”之江实验室党委副书记赵新龙介绍,“目前,之江实验室正在全力推进智算集群建设任务,充分发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作用,为算力强省建设提供高质量算力供给和技术创新支撑。”

  在此次调研行中,记者走进了实验室不同的研究中心,听科研人员们一一介绍着天文大模型、地学大模型、太空计算系统等一系列“高精尖”的科研成果,大家反复强调,“我们不做卫星,也不研发新材料器械,努力攻克的其实是各个产业背后的智能计算力量。”

  在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成为了重要的创新引擎。拥有算力,开发出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变革式的蝶变。

  “从去年开始,我们聚焦智能计算这1件事勇攀高、求突破,通过建设天地一体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和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枢纽,支撑智能计算驱动科研范式创新,赋能‘天地生材’(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几大重点科研领域,”像之江实验室党委书记佟桂莉所说,“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我们越来越认为这样的路径是正确且正当时的。”

  也正因为将所有科研人才卯足精力往一处使,去年以来,之江出品的科研成果不断上新——

  上个月,星载智能计算机智加X2随着国星宇航卫星登上太空,天基计算系统研究中心科研副主任李超透露,明年,“良渚星座”首发星座的发射计划已提上日程,“天感天算”的太空计算系统将初具雏形。4月,天文计算研究中心团队在全球首次发现了来自3.4万光年外的两颗长周期脉冲星。此外,来自之江生命科学计算研究中心的核酸检测设计算法模型能将HPV分型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周期大幅缩短,为医学临床提供快速、可靠的病原学诊断参考……

  之江实验室科研人员在生命科学开放实验室进行HPV核酸分型检测研究

  “二次创业”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创新成果来自于全方位、深层次的科研理念和实践革新。2023年,一场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席卷了之江实验室。作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并不太会和之江实验室联系到一起的词语——“二次创业”开始成为上到领导班子,下到基层科研人员的工作“关键词”,并在之后一年大刀阔斧,将实验室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轰轰烈烈的“二次创业”从架构重建、人员重组开始。2023年11月,以“一切为了科研,一切服务科研”为宗旨,聚焦规划谋定的重大科研任务,之江实验室原先的7院32中心重组为11个研究中心,设立“总体部”,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大兵团作战”力争高效完成阶段成果。

  解决人工智能新人才“少之又少”的难题,结合35周岁以下科研人员占全员75%以上的实验室现状,之江实验室开创性启动“种子班”新模式,加大实战育才力度,每期结合重大任务牵引,抽调学员进行系统科研的学习、训练、攻关,有针对性地培养出具备大模型开发能力的创新人才。

  “现在,之江实验室部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实验室重大攻关任务的科研骨干都是前几期‘种子班’的优秀学员。”之江实验室副主任陈伟介绍,其中“90后”不在少数。

  年轻的力量代表充满活力的科研动能。“对于‘二次创业’我们充满着信心,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锚定一流,对标最好,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尤其是在智能计算领域,要在全国乃至全球成为创新高地,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更好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佟桂莉表示。

  (本文图片由之江实验室提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之江;实验室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日前,之江实验室开展“二次创业、改革奋进”媒体调研行,记者在实地探访中,感受人工智能新浪潮下的浙江“智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