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善城有“范”丨五周岁看成色!长三角示范区跨域一体图画新

字体:
—2024—
10/21
16:46:42
2024-10-21 16:46:42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顾雨婷 共享联盟·嘉善 奚嘉瑶 郁林强 邹鲁尊通讯员 高孟仪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日,一块国家级的“试验田”里,正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

  步入迎来“五周岁”生日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只见桑基鱼塘里野趣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展现江南秋景;蓝环工程联通水脉,让好风景与新经济互促交融;青浦西岑站、苏州南站综合枢纽等重大项目施工正酣,轨道上的示范区近在眼前;吴江苏州湾至上海虹桥机场联程接驳航线试飞成功,示范区低空经济“未来模式”已然开启……

  10月17日至18日,示范区举行媒体采⻛活动,我们再次走进这块跨域一体化发展的创新热土,探访示范区建设的新实景,感受示范区发展的新脉动。

桑基鱼塘(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供图)

  路网

  “经脉”建设加速度

  轨道上的长三角到底能有多快?10月17日上午,上海市青浦区西岑站项目现场,“折扇”形状的建筑景观令人眼前一亮,崭新的站台上循环播放着上下站信息,不时有测试车辆进站、驶离,展现着示范区轨道交通的便捷。

  “目前西岑站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并验收,已进入车辆空载试运演练,剩余配套工程预计11月初完成建设。”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17号线西延伸epc总承包部项目负责人丁利红说。据悉,西岑站是沪苏嘉城际铁路和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西延伸线的共用站点,未来可实现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同站换乘。

  “未来从西岑站到虹桥枢纽,只需6分钟。” 丁利红表示,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实现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无缝衔接,示范区“一厅三片”之间30分钟可达,有力支撑西岑科创中心等功能板块快出功能,进一步增强上海、苏州、嘉兴1小时生活圈活力,实现交通出行的“同城化”,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西岑站。记者 顾雨婷 摄

  如果说四通八达的路网是示范区的快速通勤的“经脉”所在,那一处处功能多样的枢纽站点,就是打通“经脉”的重要命门。离开西岑站,沿着示范区的路网一路往西,还将途径全国首座“六边形”立体交通枢纽综合体——苏州南站综合枢纽。

苏州南站效果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供图)

  沪苏湖高铁、通苏嘉甬高铁、沪苏嘉城际铁路、苏州轨道交通10号线,公路、水路运输、低空飞行……在这座综合交通枢纽里,不仅有多条路交织而过,还能实现多种交通模式的同站换乘。它既是苏州“丰”字形铁路网的南部核心枢纽,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唯一的两条高铁交汇枢纽,是示范区最重要的对外交通门户。

苏州南站的六边形立体结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供图)

  18日上午,艳阳高照,位于江苏省吴江区许家港村东侧的苏州南站项目现场,工人们正有序开展施工作业,追赶进度。“目前站房已进入装饰装修的收尾阶段,正在开展列车联调联试,每个小时就会驶入一列高铁。”中铁建设苏州南站项目总工程师白明表示,苏州南站的站房设计极具特点,有线下式、线侧式、高架式三种候车方式,为全国独有。

  这种特殊的设计模式,可让四面八方而来的抵站旅客,实现便捷快速换乘。未来,在苏州南站,乘坐沪苏湖铁路的到站旅客可实现下进下出,通苏嘉甬旅客则是上进下出,出站旅客都集中到地下一层城市通廊进行换乘。而乘坐沪苏嘉城际轨道抵达的旅客,则在地下一层实现换乘,可以将旅客换乘距离压缩到最短,综合换乘距离只需130米。

苏州南站项目现场。记者 顾雨婷 摄

  “经过五年发展,示范区已基本构建起成熟的综合交通体系,由沪苏湖和通苏嘉甬高铁以及沪苏嘉城际铁路组成的轨道交通网络已基本成型。”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建部高级主管王健表示,示范区路网“经脉”的加速建设,将串联起虹桥商务区、环淀山湖、西岑科创中心、祥符荡创新中心等多个长三角核心板块,助力各组团之间的创新要素流动。

  水脉

  联保共治碧波漾

  水,是示范区的生命之源。这里,大大小小的湖泊河荡犹如一串蓝色珠链,装点出示范区蓝绿交织的自然本底。水路迤逦而去,连接起一个建在江浙沪原点上的“会客厅”——水乡客厅。

  17日下午,我们来到水乡客厅,位于吴江片区的桑基鱼塘,在秋日美成了一幅画。阡陌交错的水路林村,再现江南水乡基塘风貌,连片的晚稻初染金黄,浅浅弯腰正待收割,桑树点缀在田野间,随风摇曳,尽显江南之美。“我们要打造一个集农业生产、水产养殖、科普研学、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振兴样板区。” 长新公司总经理朱翊元表示,他们与吴江农发集团合作,流转了周边的农田土地,整体项目占地面积共计约3330亩,将集中发展生态智慧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反哺带动地方百姓共富。

桑基鱼塘秋景。记者 顾雨婷 摄

  区别于传统的耕种养殖模式,桑基鱼塘以区域特色的湖荡圩田为底,融合现代生态科技和传统理水治水智慧,运用湿地净化、水源涵养、循环农业和圩田再造等技术手段,打造有机相融的蓝绿空间和生态系统,展示的是可持续、低碳绿色的新江南田园水乡风貌。

  穿越桑基鱼塘,我们坐上游船,游览示范区“蓝环”工程,满眼皆是水清岸绿。水中,水鸟在芦苇丛中嬉戏,沿岸自然风光令人陶醉,岸旁,充满活力的创新产业园区坐落其中,联通的水路串联水乡客厅的各处功能组团,锦绣江南,十里画廊之感扑面而来。

  据悉,蓝环河道总长28.32km,主要包括河道整治工程、口门建筑物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景观工程、桥梁工程、游线配套工程等六大工程。“‘蓝环’工程预计将于2027年底全线贯通。” 朱翊元说,未来,坐着游船就能徜徉示范区,遍览示范区的水脉气韵。

水乡客厅效果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供图)

  生活一衣带水,水脉亦需三地共护。18日上午,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湖滩上村的太浦河驿站里,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发出指令,搭载了带高清镜头和红外热成像镜头的无人机立刻起飞,开展巡河作业。“秋天正是水葫芦多发的季节,以前巡河全靠人跑,现在坐在办公室里也能巡。” 苏州市吴江区太浦河村级联合河长沈晓华笑着说。

  今年3月,吴江生态环境局在太浦河北岸建设了两座太浦河智慧环境监管无人机机场,配备了4G图传模块的无人机,巡查可覆盖太浦河黎里至汾湖段16公里的范围。不光巡得快,还巡得精准。当地依托“太浦河云管家”智慧管理平台,通过设置时间和航线,可自动起降无人机对河道、企业雨水排口、闸站等开展全天候巡查,并进行拍照和录像,第一时间发现水面油污、违法排放、倾倒等异常情况。

  一条东西走向的太浦河,西起太湖,东至黄浦江,穿过了示范区。“吴江位于上游,我们这儿管得越牢,下游嘉善和青浦的治理压力就越小。” 沈晓华说,如今,三地联合治水联动更紧密,治理手段也更高科技了。

  链通

  跨域一体图画新

  赶飞机遭遇堵车,打个“飞的”去机场花不了半小时;咖啡外卖手机下单,立马“从天而降”;想全方位浏览城市景区风光,可以来一场Cityfly……今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面对这一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和新赛道,示范区先人一步布局。

  17日下午,苏州低空经济发展展示馆前的广场上,一架无人机抓着一个泡沫打包盒缓缓下落,地面上,接收基站打开仓板,最终无人机精准下落,随后工作人员便从取货口拿出了4杯热气腾腾的咖啡。“从下单到取咖啡,只用5分钟。”说话间,东太湖度假区管理办招商局局长万能走上前来,笑着请大家喝咖啡。

苏州低空经济发展展示馆前,无人机送来了外卖咖啡。共享联盟·嘉善 奚嘉瑶 摄

苏州低空经济发展展示馆前,无人机送来了外卖咖啡。共享联盟·嘉善 奚嘉瑶 摄

  以后不只是咖啡,阳澄湖的大闸蟹、浙江的杨梅、苏州的碧螺春,长三角的特色农产品,都能通过低空物流送达。“我们正与长三角相关物流企业合作,拓展低空物流业务,缩短运输时间,让食材更新鲜地直达长三角市民的餐桌。” 万能说。

  低空经济代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也是全国各地竞逐的新赛道。示范区里,低空经济不仅从概念走进了现实,也实现了跨越一体的联动。10月12日,吴江至上海虹桥机场联程接驳航线试飞成功,这是华东地区首条繁忙机场客机与直升机联程接驳航线,为旅客提供民航客机与直升机旅客联程的“一站式”运输服务。

图片源自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一体化进程加速的示范区,链通了区域发展的方方面面,也为企业创新、百姓生活带去了更多便利。18日下午,苏州市民李兴来到嘉善县政务服务中心,为刚出生的孩子办理跨省新生儿落户业务。李兴与爱人在嘉善工作生活,两人的户籍都在苏州,过去办户口只能专程跑一趟老家。“现在可方便了,老家的业务在嘉善也能办!” 李兴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成效点赞。

苏州市民李兴正在来到嘉善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跨省新生儿落户业务。记者 顾雨婷 摄

  “这儿可是咱们示范区唯一一个集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数据服务、企业增值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政务服务体。”嘉善县政务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潘高峰说,嘉善县政务服务中心里,设有长三角一体化专区、政务综合服务区等6大业务区域,进驻部门33家,可办理服务事项2000余项。

嘉善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记者 顾雨婷 摄

  值得一提的是,长三角一体化专区首创“跨省通办”综合受理模式,建立示范区“跨省通办”综合受理服务窗口和长三角“一网通办”远程虚拟窗口,以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为契机,聚焦“协同服务、协同治理”两大领域,通过打破青吴嘉三地数据、业务、标准上的壁垒,已实现1099项事项跨省通办。

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效果图。

  创新,深植于示范区一体化发展的理念中。细胞培养大黄鱼肉、食品柔性生产线、管道清洗机器人、智慧民房运维监测平台……步入嘉善的祥符荡创新中心,前沿、智能、绿色的科技成果随处可见。如坐落于祥符荡畔的浙大长三角智慧绿洲未来环境实验室,正打造嘉善浙大环保集团总部基地项目产业集群,建成后预计将集聚园企业20家,全部达产后年产值超20亿元。未来食品、未来健康、未来城市、未来环境等一大批实验室,助推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年再回首,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愈发亮眼。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速,示范区里的发展图景连年翻新,总能带给人们不同的惊喜。

  下一个五年,示范区还将有哪些新经济、新发展、新风景,让我们一起期待。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长三角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