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鑫磊在拍摄傩戏。 受访者供图
浙江在线10月24日讯(记者 章咪佳)长江文化考察队第三路在安徽池州探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是一个生僻字,念“nuó”,戏曲的名字。
“傩”本意指人们在特定季节进行的祭仪,乡人埋头劳作了一年,到岁尾岁初,要抬起头来“与神对对话”了。
夏商周时期的祭礼,已经有戏曲的雏形;随着汉唐宫廷仪式和民俗文化的整合,慢慢形成了完善的体系——至今,中国的山南海北,仍有七八十处村野间都藏有这个神秘的字:傩。
池州古为吴、楚之地,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和中原文化在这里融汇流传。池州傩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被誉为“戏曲活化石”。
按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创始会长曲六乙先生的话说:“池州简直是个傩窝子,可以说是村村有傩,遍地开花。”
最初,我们被一个90后的童年记忆吸引:
当傩戏班子的道具在祠堂里就位。孩子们的欢乐时光开始了:他们要去抢玩具了!抢到道具的小孩,就能跟着戏班子的傩仪队伍在村里游街。
抢了一村又一村——刘街周边有十几个村落,近的一公里不到,远的有六、七公里——小孩子追着傩戏的“马拉松”,个个乐此不疲。
讲故事的年轻人叫许鑫磊,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刘街社区党委副书记。他更知名的身份,是抖音号、视频号“乡傩人家”的主理人,两年时间,用近300条短视频记录、推广池州傩文化。
关于傩戏的记忆,曾经引发了许鑫磊人生的一个重要转变。
2015年,许鑫磊在义乌做电商,生意红火。受到热销的挂件启发,他本打算为自己的汽车装饰用品业务拓展新方向:家乡池州以傩戏闻名,为什么不以傩面具为原型开发周边?
童年所有的热闹画面都翻涌出来——贵池傩戏源于对昭明太子萧统的祭祀活动。傩事充满整个正月:从正月初二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结束。
面具,也叫“脸子”,是傩戏表演的一大特色。但是当年生意经的第二步就难住了:傩面具的卖点是什么?傩戏并没有广泛的群众认知基础,甚至有许多人还不认识“傩”这个字——即便2006年,“池州傩戏”就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年,许鑫磊决定回到家乡研究傩。
许鑫磊就出生在他现在工作的贵池区梅街镇刘街社区。梅街镇村村有傩戏,刘街有一个傩戏会叫“南山刘”,池州齐山南边的刘姓村落。
“刘”姓在贵池是一个显赫的大姓,一直保留了相当完整的家族文化,其中就包括池州傩文化。比如,南山刘的傩戏班,拥有放置傩面具的龙亭,还有华盖、“肃静”“回避”牌等道具。
2015年回到家乡后,许鑫磊跑遍了池州的各个傩戏会。他虽然从小熟悉傩事的流程,但并不会唱傩戏、跳傩舞,这次探访的过程激发了他强烈的兴趣和志向,要向更广阔的世界介绍傩文化。
当然首先他得会唱傩戏。但是许鑫磊是一个外姓人——傩事还传内不传外。
采访的时候,他说今天已经可以讲讲当年这个“偷感有点重”的故事了:“当时我找熟人把南山刘傩戏会的剧本借出来,连夜复印了整套(上、下册)剧本。”傩戏的腔调、傩舞的动作,许鑫磊从小就熟悉,再经过仔细研究剧本的文字,他很快掌握了傩戏和傩舞表演。
禁忌慢慢在打破:在正月里的“春祭”上,许鑫磊可以在后台打杂,也唱配角。甚至因为他会唱所有的角色,就会在后台帮腔,“台上的演员唱不上去了或者忘词了,我在后边唱。”
在其他场合的傩戏表演舞台上,许鑫磊也上台,他唱过经典剧目《刘文龙》的主角。
从2017年开始,许鑫磊的重心从表演傩戏转到收集、整理傩文化材料。这个年轻人为傩戏带来了新的道具:数字化设备,“一方面做文字资料的数字档案,另一方面用影像记录每年进行的傩事活动,特别是‘春祭’。”
每年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贵池区梅街镇14个规模较大的傩戏会,会举行大约30场傩事活动。每一场许鑫磊都去作影像记录,年年去。
“贵池傩戏的整个体系非常完整,所以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灵活地组织每次演出的剧目、形式,涉及的剧本、唱腔、面具、服饰、道具等各不相同,没有规律可循。所以我得年年去作全面记录。”许鑫磊说。
这种全息记录方式对年轻人尤其珍贵。传统的傩戏剧本即便文本流传下来,如果没有专门的演示传授,后人也不知道怎么演。许鑫磊把他收集来的傩戏内容剪辑成一系列有序的视频,有助于打破原来只能由老艺人口传心授的局面。
以后再有对傩戏感兴趣的年轻人,再也不用“偷剧本”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