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记者跟着金华“路灯医生”登高18米——

修路灯,不是换个灯泡那么简单

字体:
—2024—
11/28
09:25:49
2024-11-28 09:25:49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沈超

  浙江在线11月28日讯(记者 沈超)寒潮来袭,天黑的时间更早了。夜幕低垂,一盏盏高悬的路灯,点亮城市的夜空,也照亮回家的路。

  路灯是习以为常的物件,很多人也许未曾留意,灯坏了该怎么办?谁在养护它们?好奇的我,找到了“路灯医生”——金华路灯管理所的师傅,体验他们的日常工作。近日,他们带我乘坐登高车,一起去修18.5米高的路灯。

  出工之前,先上安全课

  “芙峰街1313号一盏路灯出现故障,安排明早8点维修……”提前一晚,我接到了金华路灯管理所抢修班班长周志有派来的任务单。我有些兴奋,第二天起了个大早赶往现场。

  初冬的早晨,风刮到脸上已有刀割的感觉,裹着厚厚的外套依然能感觉到凉意。当我来到要维修的路灯前,兴奋刹那间变成了心慌——这是一盏高18.5米的高杆路灯,比6层楼还高。

  路灯有不同类型。按高度可以分为18米以上的高杆灯、13米至15米的中杆灯、12米以下的普通路灯,以及4米以下的庭院灯等。其中,高杆灯因为照射面积更大,广泛应用在主干道路、立交桥、港口、码头等处。

  高处作业,说不紧张是假的。我穿上周志有带来的作业服,系好安全带,戴好头盔和绝缘手套,就要往登高车上爬,周志友连忙制止:“别急,先排好队。”

  连同我,一共4名作业队员快速排成一行。

  “恐高吗?有没有高血压?精神状态怎么样?”周志有连珠炮似地问了我好几个问题。我回答:“一切正常、状态良好。”作业前询问大家的状态,这个环节每天必不可少。要是熬夜疲劳了,或者吃了感冒药,就通不过这一关。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安全。

  前一晚,周志有问了我的身高、体重,帮我准备了作业服,并特意叮嘱:贴身衣物,记得穿全棉的。

  我有点不解。“带电作业中,穿全棉衣服是为了防电击和电灼。”早上开工前,周志有解释,棉质衣物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遇到电灼或火花时能迅速燃烧,避免电流通过衣物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全棉材质的衣服在电流作用下不会附着在皮肤上,从而降低了皮肤烧伤的风险。

  还没出工,我已经上了“安全第一课”。

  心跳加速,高处不胜寒

  摆好路障、确认周围环境安全后,我顺着台阶,爬上了登高车的作业平台。平台不大,像一个车斗,两平方米左右,刚好能容下两个人。我把安全带扣在平台的固定点上,紧握着扶手。

  带我一同登高修灯的师傅叫令狐肇华。“昨天就把你的采访向安监部门报备了。”令狐肇华的一句话,让我对安全又多了一分敬畏。

  在机械臂的推动下,作业平台缓缓上升,风越来越大,地面上的车和人渐渐变小。我们很快到达与路灯齐平的位置。这样的高度让我有些紧张,我看了眼运动手表上的心率:105。

  但一旁令狐肇华的专业操作,很快让我心定了下来。只见他熟练地打开4枚灯罩锁扣,轻轻掀开灯罩,麻利地检查起来。

  “相比带电作业,我们更怕高空坠物。”令狐肇华对我说,这么高的地方,万一失手把灯泡掉下去,砸到人怎么办?所以,4名作业人员中有1名是观察员,随时观察空中作业和路面行人情况,避免坠物伤人。

  正在修的这盏路灯,专业名称叫钠灯。因为发光效率高、寿命长,且透雾性好,在LED灯大规模应用前,钠灯一直是城市照明的主力。

  令狐肇华一边检查一边告诉我,钠灯常见的故障有两种,灯丝烧坏和镇流器烧坏。而要是遇到线路问题,处理起来就会比较棘手。

  令狐师傅逆时针拧下灯泡,我凑近一看,果然灯丝断了,灯管内壁还残留着黑褐色的印记。几秒钟后,他又拆下一只外壳焦黄的白色元器件,扭头说道:“镇流器也烧坏了。”

  “来搭把手。”令狐肇华把拆下来的镇流器递给我。刚接到手上,我的手不自觉地往下一沉。定睛一看,这个套着塑料外壳的镇流器,大小也就像个大号充电宝,但里头密密麻麻绕了很多金属线圈,分量很沉,足足有五六斤重。

  我从脚下的工具箱里拿出一只镇流器,再抽出一根新灯管,递了上去。令狐师傅要按原路,把它们安装回去。

  这看似简单的操作,在高处并不容易。因为风大,我们站立的平台轻微地晃动,灯杆也在摇晃。另一方面,受限于机械臂的转动角度,登高平台不可能无限接近灯罩,只能靠师傅自己伸长手臂或是扭动身体来调整作业角度。

  完成操作,令狐肇华呼喊地面上另一位作业人员:“可以送电!”随着电源接通,灯亮了。令狐肇华收拾好工具,操作平台缓缓下降。一看表,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

  想修路灯,得考好几本证,门槛不低。像周志有和令狐肇华,必备四证:高压电工证、低压电工证、流动式起重机操作证、高处作业证。有的作业人员还有其他特种作业证,比如电气试验作业证等。

  原来修路灯,真不是上去换个灯泡这么简单。

  聪明路灯,不只能照明

  在金华市区,由金华路灯管理所负责的路灯一共有71004盏,覆盖了大街小巷、桥梁隧道、公园绿地。

  “路灯不仅给市民照明,也是一座城市的形象。比如杭州亚运会期间,就要保障道路照明充足,所以我们经常有紧急任务,24小时待命是家常便饭。”周志有告诉我。

  好在,我这一趟任务遇上了晴天。周志有说,其实路灯故障多发的时段,往往是高温天、雨雪天,因为灯也怕高温、严寒。

  修灯只是路灯主管部门工作的一部分。“此外还包括管理、养护,以及各类新技术的应用等。”金华路灯管理所党支部书记江勇说,小小的路灯,背后也有大学问。

  如何把7万多盏路灯建好、管好、养好?在金华智慧照明综合管理平台,我找到了答案。

  监控员毛晨丽打开电子地图,几乎所有路灯的数据展现在我眼前。依靠这个平台,路灯变得更“聪明”了。毛晨丽说,传统的路灯管理模式相对被动,主管部门很难精确获知哪盏路灯坏了,通常要靠人力巡查和反馈。如今,哪盏灯坏了,屏幕上会出现红色感叹号提醒,而且,通过精准定位,系统还会告知最佳维修路线,走哪条路最近、最省力。

  在路灯行业内,有一种说法叫“斑马线效应”,是指夜间道路上由于照明设计不合理,导致路面出现明显的明暗交替现象。这会导致司机的视觉舒适度下降,甚至产生烦躁感。“所以在设计、建造路灯的时候,我们就会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反光条件等,力求路灯亮度足够又让人感到舒适。”江勇说。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傍晚,17时多,窗外的路灯已自动点亮。这源于金华路灯管理所楼顶的一套光感应系统。当天色渐暗,光照度降到60勒克斯(照度单位)以下时,光感应系统就会自动发送开灯指令。反之,当天色变亮时,系统则会自动关闭路灯。

  随着科技进步,很多路灯不只承担照明的工作。例如,人们走在大桥上,也能搜到WiFi信号,这很有可能就有路灯的功劳。江勇介绍,部分新型路灯杆塔上集成了5G通信基站、公共WiFi、视频监控、广播、一键报警、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牌等功能。这些“聪明”的路灯,为城市增添了不少现代化、智能化色彩。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路灯;金华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