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龙年最后一月,快来浙博看特展

字体:
—2024—
12/02
00:01:57
2024-12-02 00:01:57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陈新怡 通讯员 李恬怡

  “今年是龙年,西湖又是出土投龙简发现最多的地方。在这样的时机,这样的地点来做‘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特展,我觉得非常有意义。”12月1日,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特展开幕式上,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本次展览总顾问李零激动地说。

  作为全国范围内首次聚焦于“投龙”这一主题的展览,展品汇集了中国历代山川祭祀和投龙仪式文物,共计约230件(组),分别来自全国40家收藏单位,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展品为首次公开。

  能促成这样的展览并不容易,策展人魏祝挺透露:“这样的展览是很难实现的,有些文物平时很少能见到,更何况将它们都聚集在同一个地方。”

展览海报

  投龙,是将写有谢罪、祈愿的文简,与金龙、金钮、玉璧等仪式性器物用青丝捆扎,一并投入山川之中的仪式,又称“投龙璧”“投龙简”“投龙仪”。

  投龙集中体现了中国上古以来的龙、玉、山川、告盟等传统信仰和崇拜,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特有的山川祭祀形式,并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

  以“投龙”为主题,展览分为“山川有灵——先秦秦汉的山川祭祀”“告盟天地——晋唐之际投龙的出现和兴起”“保安宗社——宋明之际的投龙”“澄怀观道——山水中的文人传统”四个单元,展示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山川信仰和投龙祭祀内容。

北宋 西湖金龙 浙江省博物馆藏

  有观众可能觉得山川祭祀、投龙仪式,这些离我们生活太遥远了。

  其实并不。

  比如园林中的假山、叠石,书房里小山状的笔搁,这些都是山川信仰的延伸。

  中国人对山川的信仰和祭祀,贯穿了千年。

  “在中国各地名山大川的山头、山脚、水边,出土了不少青铜器、玉器、动物骨骼,这些都是古人祭祀山川的证明,有一些更是将祭文留到了后世。比如,‘秦骃玉版’记载了秦王因生病而祭祷华山,‘诅楚文’则记录了秦王祈求天神制克楚兵,复其边城。”魏祝挺介绍道。

  “秦骃玉版”便可视为投龙简的雏型,从秦汉到晋唐,国家的投龙仪式应运而生。

  求愿者,可能是帝王,可能是道士,可能两者都在场。他们把自己的心愿给山川神祇写封信,刻在一个有如木牍的板状物上,这就是投龙简。

  祭品还有作为信使的小金龙,以及系以绳钮的玉璧,被投送者沉于河湖,埋入地下,藏在山洞里,好像海上漂流瓶或时间胶囊,不定何时何地被谁发现,到处都有可能,到处都是谜。

  在展览中,最受观众瞩目的,莫过于贵州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唐玄宗衡山紫盖洞铜简”。

唐 唐玄宗衡山紫盖洞铜简 贵州省博物馆藏

  开元二十六年(783年),53岁的唐玄宗派遣内侍张奉国带道士孙智凉等人,专程从长安来到南岳紫盖洞投放铜简。

  唐代帝王简存世一共两件,一件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武则天嵩山金简”,还有一件便是“唐玄宗衡山紫盖洞铜简”。

  帝王投龙简,堪称“国家机密”,魏祝挺开玩笑道:“简上的内容只有帝王和神仙知道。”

  但现在,打捞上来的后人也知道了,在投龙简中,“恋爱脑”唐玄宗还将杨玉环的名号(道真)刻在其上,祈求上苍:“夙好道真,愿蒙神仙长生之法”。

  在展厅之中可以看到,投龙简的类型多样,分山简、土简、水简,有金、银、玉、铜等多种材质,金龙也不一定都是用黄金做成。璧随简异:山简礼天,用圆璧;土简礼地,用方璧;水简祭水,用六出璧(六角形璧),配天、地、水三官。绳是青丝绳,钮作环状,有点像戒指。

 五代南唐 李昪西山洞府玉璧 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藏


  明代以后,虽然“投龙”在国家仪典中不再兴盛,但在文人的园林、书斋乃至案头清供,依然延续着这些山川信仰。古人举办“投龙”祭祀的地方又称作“洞天福地”,最初的洞天题刻,主要是投龙仪式的记载,到之后投龙遗迹逐渐成为山水景观的一部分。文人在洞天题刻留下了文人的行迹与感怀,与“洞天福地”结合,成为洞天景致的组成部分。

  大家最熟知的“洞天”或许便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这也是古人对仙山与仙境的某种想象。元明以后,园林中的假山、叠石,其实也是古人们关于洞天、桃源的想象。

  “在书斋里,可以看到陈设古玩,处处皆有山水,物物皆堪神游,可以看出洞天思想对于文人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魏祝挺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投龙简;洞天福地;信仰;仪式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在这样的时机,这样的地点来特展,我觉得非常有意义。”12月1日,在浙江省博物馆特展开幕式上,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本次展览总顾问李零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