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3日讯(记者 祝梅)12月2日上午,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浙江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接下来的一周,来自中央主要媒体和省级媒体的记者将聚焦“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主题,兵分两路、深入浙江各地26个乡村开展集中采访活动。
活动启动当天,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以及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省政府咨询委等部门同志先后发言,介绍浙江坚持以“千万工程”为统领牵引缩小“三大差距”,进一步谋深做实“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奋力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思路做法和亮点成效。
浙江是“千万工程”的重要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持续深化推进“千万工程”,浙江一步步打开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再到美好生活的通道。202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跨越4万元大关、连续39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占全国1/10强。
就在上周,全国首部关于“千万工程”的专项法规——《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正式出炉,首次将“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上升为制度成果。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通林介绍,全省域建设和美乡村,浙江正创新开展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三大行动,育强乡村CEO、强村公司、乡村运营团队等新主体,推行“多村合作、跨区组团”,持续提升村庄“颜值”,拓宽乡村运营的转化通道,推动村与村之间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用、合作共赢,让“千村联万村、先富带后富”。
把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作为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的重要内容,浙江创新开展人文乡村建设,特别是创新实施了文化特派员制度,从全省选派1570余位优秀文化人才,带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目前,浙江已实现文化特派员乡镇(街道)全覆盖,每位文化特派员结合自己所长、村庄所需谋划文化项目,项目涵盖保护文化遗产、丰富文化服务、打造文化品牌等多类目,推动乡村从实现物质文明走向精神物质双提升。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浙江在城乡一体、山海互济、陆海联动发展中有效解决不平衡问题。至2023年底,浙江山区26县GDP县县过百亿元,其中4个县(区)超500亿元。省发改委副主任章春华介绍,全面支持山区海岛走好共富特色之路,今年,浙江创新建立山区海岛县动态调整机制,调出平阳、柯城、莲都3个山区县,新增洞头、嵊泗2个海岛县,形成新的山区海岛25县工作体系。
以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为牵引,浙江加快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去年以来,浙江在舟山及淳安、龙游、景宁部署开展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工作,形成首批30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清单。推动公共服务“七优享”向乡村覆盖,村咖、村跑、村BA等风靡乡村。推动城乡风貌大美集成,全省累计建成城乡风貌样板区272个、未来社区501个、未来乡村678个、新时代美丽城镇样板镇363个。
“依托风貌样板区建设,浙江已打造175条共富风貌游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赵秋立说,位于金华兰溪市游埠—诸葛人文风情带县域风貌样板区中的游埠古镇,在保护传统文化与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创新古镇小吃、挖掘摄影文化,今年古镇街上的早茶店从16家增加至38家,还引进新业态,新增就业岗位500余个。
浙江乡村步步是景、处处如画,安吉余村、淳安下姜村、龙泉溪头村已创成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省拥有民宿2.1万家,数量居全国第一。全省1.15万个景区村中,旅游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20%,其中对3A级景区村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30%。通过实施“红绿古”项目,不少地处边远的老区村发展特色产业、开发红色资源,探索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