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过了冬至 杭州人又要“养”年糕了

字体:
—2024—
12/23
08:40:31
2024-12-23 08:40:31 来源:都市快报 记者 宋赟

  因为年糕寓意新的一年“年年高”,过了冬至,很多杭州人家里都会备上几十斤,一直吃到过年。有趣的是,即使冰箱早已普及,但很多老杭州人还是喜欢用水“养”年糕。

  为什么要用水“养”?

  用的水,也非常有讲究,必须是过了冬至以后的“冬水”,为了延长年糕保质期,往往还会往水里放一点盐。“冬水”不沾油腥,也不经常动的话,年糕几乎可以“养”足一个冬天。但是一过立春,“冬水”变成“春水”,就算天天换水,也“养”不住年糕了。

  从科学上讲,水“养”年糕也是有道理的。年糕富含糖分、淀粉、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很容易滋生细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发霉变质,而泡在水里则可以很好地隔绝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是大部分微生物繁殖的必要条件,从而延长年糕的食用期,加上冬天气温低,年糕更不容易变质。另一方面,年糕是用糯米、粳米制作的,冷却后会变硬,加上存放时水分的流失,会导致开裂和口感变差,泡水保存则可以维持年糕中的水分,保持口感软糯。

  当然,家里的冰箱要是有足够空间,放冰箱还是最佳选择。不过,新鲜买来的年糕,一定要先切片再放进冷冻室。要是直接把年糕整块冷冻,等要吃的时候,切片会切到手软的……

  吃年糕的N种方式

  对于怎么吃年糕,杭州人可以说是经验十足,“蒸、煮、炒、炸”十八般厨艺皆可上阵。

  最近,天气小姐姐还专门向好食堂的老板马坤山请教了几种吃法,欢迎收藏。

  第一种,酱肉丝炒年糕。肉丝炒年糕,属于杭州人的家常菜,但这里马坤山特别推荐大家可以试试用酱肉丝代替肉丝来炒年糕,“杭州人吃饭,讲究不时不食,正好酱肉就是杭州人过冬的时令菜之一,还能增香”。

  第二种,荠菜炒年糕。荠菜谐音“聚财”,配合“年年高”的年糕食用,寓意更佳。不过,这道菜的年糕,需要先煮后炒,“先炒会变黄”。

  第三种,糟肉白菜汤年糕。糟肉和酱肉一样,也属于冬季的时令菜了。清代“美食博主”袁枚在《随园食单》里就有记载,乾隆年间江浙地区,冬天吃的肉制品主要有三种:酱肉、糟肉、暴腌肉,“以上三味,皆冬月菜也。春夏不宜”。至于白菜,谐音“百财”,过年上桌寓意也足够好。

  最后,他还给天气小姐姐介绍了一种简化版的糖年糕做法。常规版的糖年糕做法,需要重油把年糕先煎一遍,而简化版直接省去了“煎”这道程序,只需要拿个平底锅,加一点点油,一点点红糖,以及刚刚没过年糕的水,直接煮,煮到汁水有点浓就可以起锅了,“家里要是有桂花干或者桂花糖,出锅时也可以撒一点上去,提香”。这样煮出来的糖年糕,吃起来口感就不会很油腻了。对了,做糖年糕建议用糯米年糕哦!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年糕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