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6日讯(执笔 张萍 葛熔金)大约1.4亿年前,地质演变,冰川消融,山脉切割完毕,一条大江诞生了。
它从远古的呼唤中奔腾而来,蜿蜒六千余公里,吸收万千支流,架起贯通东西、沟通南北的文化桥梁。
它向无垠的海洋翻涌而去,以博大宽广的胸怀,带去中华文明对世界的问候,打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通道。
风的低语,水的阔论,人的吟咏。
长江文化在对话中生长、因对话而常新。
共饮长江万里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采访车日行百里,我们从青藏高原到巴山蜀水,从荆楚大地到江南水乡,沿着长江流淌的方向,试图收集长江流域的对话回响,寻找源头江尾跨越千年的唱和。
我们听见了一首诗。
“地里的庄稼不停长,我们的诗就一直写。龙舟号子响了,我们就要回家。”湖北宜昌秭归的“三闾骚坛”副社长谭荣昌说。
屈原故里秭归县乐平里,由农民组成的诗社“三闾骚坛”,年年举办端午诗会。以凭吊屈原、讴歌时代为主题,130多名社员,创作了3万多首诗歌,让农民的身份与屈子的浪漫,执着地共存、碰撞。
屈原这位伟大的长江之子,催生了长江沿岸无限的情思和众多传说习俗。在端午节,全国各地吟不同的诗句、吃不同的粽子、赛不同的龙舟,长江的子民共享“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家国情怀,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屈原精神的当代离骚。
从长江边划来的这艘“龙舟”,已经驶向全球各地,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龙舟运动官方组织,全世界已有5000多万名龙舟爱好者。龙舟运动在国际级别赛事中的地位稳步提升,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奥运会表演项目。
我们看见了一条鱼。
“这条鳊鱼是2014年在荆州楚墓中发现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如果你用手触摸,甚至能感觉到它的弹性。”湖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
这条楚人菜单中的鱼鳞纹依然清晰,就是“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中的“武昌鱼”,透露了千百年来长江的先民爱吃也会吃,对那口江鲜有着同样的执着。在鳊鱼边上,楚人爱吃的食物有麦、豆子、生姜、核桃、花椒,还有小米,其中小米是北方作物,这说明当时南北饮食习惯已有交流融合。
楚人的鳊鱼,与443种游弋在长江中的鱼,一同游进了长江沿岸百姓的食谱、民俗、信仰,游出了整个流域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文化气质。
不仅如此,历史上多次移民运动和频繁的对外交流,更使整个长江流域鲜味、辣味、野味、腊味多味并存,传统五谷与各种“美洲来客”同成一席。
我们重识了那抹青绿。
三星堆遗址,长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伫立于三星堆的青铜神树跟前时,很难不震撼于古蜀人“绝地天通”的想象。
但这抹青绿,并不孤立。
从湖南宁乡的四羊方尊,到三星堆的青铜纵目面具,长江流域青铜器在工艺、造型、纹样等方面,都反映出长江流域内部、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长江与黄河流域的青铜文明交相辉映、相互影响,共同建构了中国青铜时代绚丽辉煌的文化主体。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呈现多元融合的文化景观,是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的重要诠释。”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陈星灿如此阐释。
不尽长江,茫茫九派,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故事,比江水里的浪花还要多。
羌藏、巴蜀、滇黔、荆楚、湖湘、赣皖、吴越,群星闪耀、交相辉映;诗赋、歌谣、民俗、节日、戏剧、曲艺、技艺,沿江而生、共兴共荣;观念、思想、制度、科技、人物,引领时代、尽显风流。
横跨东亚大陆三级台地的贯通、万千支流的集结,把广袤的中华大地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浸润出差异互补、交融互嵌的文化特质,演绎着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弦歌不绝。
文明交流共潮生
良渚,长江下游“美丽的水中之洲”。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今年11月,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考古学家、作家、音乐家等300余名中外嘉宾再次聚首。
“You must leave behind more than you found”,参会的希腊诗人塔索斯·兰普罗普洛斯吟出了一句写给良渚的诗。
他说,这与寻找智慧有关。
为了寻找智慧,塔索斯2002年来到中国。从爱琴海边的基克拉底文明,到长江流域的良渚文明;从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中国的老子、庄子、孔子,他感到答案就在希腊与中国这两位“精神上的巨人”身上。
不久前,塔索斯的新作《两个世界的光芒》在希腊出版。“两个世界的光芒”指的正是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文明和智慧。
世人识得良渚,因为它让“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提前一千多年”,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
世人重返良渚,试图寻找一个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载体,向古老的文明找寻解决当代问题的方案。
江边有良渚,江中飞白鹤。
江水是文明交流的见证者,更是亲历者。
一瓶长江水,一瓶尼罗河水,缓缓倒入同一个容器。在今年的重庆涪陵的白鹤梁旅游文化节上,我们目睹了这样一幕。
长江的重庆段,有一段长约1600米、平均宽约15米的石梁,记录了长江涪陵段千余年间的枯水水文资料。
三峡工程建成后,这个“水下碑林”的奇观,从此静静置身于水下40米的“无压容器”保护中。
尼罗河罗达岛上,有一个测量水位的标尺——尼罗尺,几千年来一直被用来测量汛期水位,预测农业收成,精准非常。
眼下,中国和埃及正携手将白鹤梁题刻与尼罗尺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参观,会晤,共商,起草备忘录。为了推动联合申遗,填补世界遗产名录中水文观测类遗产的空白,两国相关人士频繁走动。
“假如你想走更快就单独行走,如果想走更远就结伴而行”,埃及官员、学者艾哈迈德·雷赫马发出感慨。
这句话,中国人不陌生。
浪奔浪流,滔滔江水还在翻滚出新浪花。
“第一次看到一款游戏,能让全世界玩家自发地去研究每一张书页、每一处碑文。”美国弗吉尼亚的游戏博主特拉维斯,第一时间给出了他对中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评价。
今年夏天,杭州西湖边有只特别的“猴子”横空出世:《黑神话:悟空》以暴风之势席卷全球。
主创团队精心挑选了全国36个景点作为游戏的美术背景,当中不乏长江沿岸的文物遗存。
“在渲染时,我们甚至连灰尘都舍不得抹去,最大程度保留东方建筑的美感。我们相信,中国文化数字化表达能够超越国界。”游科公司美术负责人杨奇说。
重庆大足石刻、杭州灵隐寺飞来峰,中式美学风格仅仅在“天命人”战天斗地的故事中显露冰山一角,就足以震撼人心,让全球Z时代大呼惊喜。
通江、达海、沿边的长江,自古就是沟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通道。
数千年来,良渚的诗、长江的水、数字世界的悟空,沟通对话的载体在变,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的立意,不曾改变。
历史照亮未来路
长江南岸,巫山环抱之中,依坡而建的甲壳状建筑下,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探方坑。
探访龙骨坡遗址时,我们“偶遇”了93岁的黄万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70多年的考古生涯中,黄万波先后参与发掘发现了“巫山猿人”“蓝田人”“和县人”等重要古人类化石。
当今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人类的祖先在非洲,有关中华炎黄子孙的祖先,最早也只能上溯到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与历史对话,黄万波提出了大胆的猜想:“200万年前,长江大三峡地区还是盆地,漫山遍野有森林、草地和小河,具备猿人生存的自然条件。”
“如果能找到一个头盖骨或者股骨化石,这样就可以证明‘巫山人’是人,将中国人类史上推几十万年。” 为验证猜想,破解巫山人“是人是猿”的谜题,鲐背之年,黄万波又一次回到了家乡的群山中。
黄万波这样的学者,以百万年为尺度寻找“何以中国”的答案。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流水的长江、文化的长江、精神的长江,在历史的回响中余音绕梁,在与未来的对话中壮阔东流。
顺江而下,我们目睹了长江文化面向未来的奔腾不息。
围绕《“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实施方案》等整体性规划,沿岸相关省市就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作出了相应部署,大力激活长江文化在价值引领、文化惠民、生态保护、推动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蓄积的长江之水为大国发展提供澎湃动能,也为推动水文化元素融入大型工程提供典范案例,让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
三峡工程与库区的水文化建设规划、设计和实施同步,让我们看到了:为保护白鹤梁题刻和石雕而修建的全国首个水下博物馆——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历经长达6年的整体搬迁,耗资7000万元、迁移32公里的三峡最贵“移民”重庆云阳张飞庙。与三峡大坝遥望的湖北秭归凤凰山上,青滩江渎庙、归州的古城门、古牌坊和古石桥等20余处三峡库区淹没线以下的地面文物,被整体迁建于此……
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相继投入使用以来,发挥着“大国重器”的巨大综合效益,到如今的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接续承载国家战略的重大部署,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正在隆起为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中不可或缺的“大动脉”。
一路走来,我们见证了长江文化在新时空的有机延展。
良渚论坛、长江文明论坛、长江文化艺术季等一系列高能级对话平台相继成立,以跨区域、跨流域、跨国界的视角,对长江文化进行整体性表达,充分挖掘长江文化的丰富内涵,向世界讲好长江故事。
古老的长江,在开山劈岳的前进中从未犹疑。今日之长江,于波涛汹涌的变革中孕育新的故事。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长江文化正在奏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澎湃乐章。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