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文韵悠悠年味浓

字体:
—2025—
02/03
07:24:57
2025-02-03 07:24:57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金晨 应磊 干婧 林婧 共享联盟·临海 王翔 共享联盟·海曙 崔宁

  春节假期,全省各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群众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

  临海 文化礼堂,棋王争霸

  “走,看棋去。”2月2日一早,在临海市上盘镇,熙熙攘攘的人流涌向万亩西蓝花地中的一间文化礼堂。临海是“中国西蓝花之乡”,菜地里的采收马达已停歇,但“好戏”正上演,一年一度的“棋王杯”象棋赛正在这里举行。

  放下农具的农民,归乡的学子,经商、务工的返乡人员,个个参赛热情高涨。“象棋比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还厉害。”75岁的旧城村村民项友兴带着两个儿子代表村庄前来比赛,他信心满满。

  上盘镇是象棋之乡,很多村民爱下棋。自1997年镇里举行首届农民棋王争霸赛,群众象棋活动蓬勃开展,今年已是第二十届“棋王杯”象棋赛。每年春节,不用宣传,不用邀请,村民们都会扶老携幼,前来观赏棋手捉对“厮杀”。

临海市上盘镇参赛棋手激烈角逐。 共享联盟·临海 王翔 摄

  出车、跳马、飞象……当天,来自各行各业的67名参赛选手陆续开展7场激烈角逐。小学二年级的张依晨镇定自若,对战研究生选手娄鑫鑫,方寸棋盘上兵来卒往、步步为营、见招拆招。坐在农民棋手项友兴对面的,是一个6岁的孩子,上来就是“当头炮”,他不敢掉以轻心。来自上盘镇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输了第一轮,哭得稀里哗啦,待裁判宣布第二轮开战,瞬间又凝神聚气恢复了战斗力。

  中午时分,96岁的上盘镇“棋王”王吕寿也来此观战、指导,他曾获浙江省老年干部运动会象棋赛男子冠军,也是小镇象棋界的泰斗。早在1985年,王吕寿率先把象棋课开到了上盘小学。没有棋盘,就用三合板做;没有棋子,就用泡沫板制,还自编了数本象棋教材,培养了一批象棋人才。如今,上盘镇中心校已成为浙江省女子象棋训练基地。

  走在镇区,处处是象棋元素。上盘还建了象棋展馆、综合文化站培训基地,让更多群众共享象棋文化魅力。“象棋文化深深地扎根在上盘民间,有群众参与,才有源源不断的活力。”上盘镇宣传委员李灵娇说。

  宁波 城隍夜市,烟火气浓

  2月2日,正月初五,宁波城隍庙文旅街区上演国潮民乐表演,身着古装的演员弹奏古筝、琵琶,《青花瓷》《春江花月夜》等乐曲乐声悠扬,吸引游客驻足欣赏。新春假期,焕新亮相后的城隍庙成为消费新场景,日均吸引游客8万余人,同比增长近3倍。

  来一口儿时记忆里的炸鹌鹑,逛一逛焕然一新的步行街,再体验一把新奇趣味的“黑科技”产品……春节期间,不少市民选择在城隍庙感受生动而鲜活的人间烟火气。作为城隍庙文旅街区主体之一的开明坊,人气火爆。它脱胎于城隍庙商城,引入黑科技、新潮文创、老字号、轻餐饮等业态,在重装开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迅速“引流”。

  入驻开明坊的黑科技Z·Pilot是浙江首店。店长王野忙中有序,接待顾客、介绍产品,一刻不停。“宁波市民对于生活类科技产品的需求度和兴趣度都很高,这几天店里人流量很大。”王野介绍,一系列黑科技产品颇受消费者欢迎,其中既有“小白友好”又酷炫帅气的无弦电吉他、智能音乐键盘,也有“立拍立打印”的新潮时髦的萌物照相机,还有下棋机器人、空气按摩器、音响盒子等智慧产品,全方位满足消费者需求。

宁波城隍庙游人如织。 记者 应磊 共享联盟·海曙 崔宁 摄

  不只是新潮产品引人注目,传统小吃同样受到欢迎。宁波知名短视频博主“月半星人”陈勇,凭借乡土特色短视频,集聚了一众本地粉丝。在开明坊,他把短视频中的乡土特色产品搬到了线下,打造体验场景。“炸鹌鹑、牛肉粉丝、酒酿圆子,‘老底子’城隍庙小吃,一站式体验。”陈勇表示,这几天70多平方米的店铺一座难求,光鹌鹑一天就能卖出1300多只。

  多元业态融合,城隍庙越来越好玩。在开明坊西侧,已成为宁波街市新名片的“城隍夜市”人流如织,涵盖一众美食小吃。游客在食物飘香、蒸汽氤氲中,感受浓郁年味。位于东边的开明街步行街,道路两旁分设摊位近百个,涵盖手作产品、游戏互动等内容,吸引市民驻足体验。

  当前,海曙区正在将城隍庙打造成为宁波首个“庙市共生”文旅街区。城隍庙片区的建设运营方——海发控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传承保留的基础上以创新融合赋能,找到传统与现代间的连接点,适应消费者需求,能让“庙市共生”更具时代生命力。

  绍兴 大书讲述,阳明故事

  醒木一拍,故事开场。正月初五下午2时30分,绍兴王阳明故居西跨院阳明茶室座无虚席。一张小方桌、一把折扇、一袭长衫,绍兴师爷故事越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永华,用绍兴大书的形式为游客讲述阳明故事,让游客感受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

  绍兴大书即绍兴评书,是用绍兴方言来讲述历史故事的一种曲艺形式,是中国评书南派中的一支分流。正月初一至初六下午,绍兴阳明故里推出绍兴大书表演,由李永华和周强两位绍兴大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轮流上台讲述。

绍兴大书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讲述阳明的故事。 记者 干婧 摄

  台上讲述包袱不断,台下游客听得津津有味。醒木再拍,故事终结。来自上海的余正澄小朋友还意犹未尽地向妈妈沈女士复述着刚刚听到的有趣之处。“坐下来,静静地聆听一场评书,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体验,孩子也觉得很新奇,给我们这次春节绍兴之旅增添了更多亮点。”沈女士说。

  “王阳明故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在这里为游客表演,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周强介绍。在演出中,他们不仅讲述阳明的故事,还巧妙地融入了绍兴的历史文化、古城风貌、传统习俗和人文景观等元素。“希望在一个小时的表演中,让游客能够更加了解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李永华说。

  据悉,今年春节假期期间,绍兴全市包括阳明故里在内的20多家文博场馆推出90多场精品展览、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文博场馆中感受传统年味,体验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阳明故里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假期之后,阳明故里将尝试把绍兴大书作为日常演出项目之一,计划每周末推出一场表演,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旅游体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文化活动;春节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春节假期,全省各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群众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