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嵊泗一渔民在码头作业时突受重伤情况危急,水路交通却全线停航,省市县三级联动——

寒潮来袭!开辟空中“生命通道”,真暖!

字体:
—2025—
02/08
08:55:08
2025-02-08 08:55:08 来源:舟山日报 记者 陈逸麟 通讯员 陈嘉欣

  视频截图来源 滨江发布

  “省应急管理航空救援中心,舟山嵊泗一渔民受伤可能需要截肢,因为大风航船停开,我们直升机能否救援?如果可以请予以救援,降落点为……”

  昨天10时48分,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和应急救援处处长杨屹洲的一条信息打破了“舟山航空应急救援”微信群的宁静,一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紧急救援就此拉开序幕。

  嵊泗县应急管理局应急救援和预案管理科副科长贺凯是最早接到救援请求的人:“上午8时30分左右,伤者在码头边干活时遭遇意外,手臂受了严重的离断伤,送到县中心医院后,医生立即联系了我们,伤者有生命危险,需要尽快送舟山医院救治。”昨天上午,在寒潮影响下,舟山海域出现10级以上大风,全市所有水上航线停航。时间就是生命,恶劣天气下如何转运伤员?贺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舟桥公司的大客轮能开吗?”“马迹山的拖轮能开吗?”他一遍遍地拨打电话,都得到否定的答复。

  “省厅有一架直升机在舟山,但10级大风不知道能不能开,空中转运可能是最后的希望。”怀着忐忑的心情,贺凯拨通了杨屹洲的电话。

  救援咨询在微信群里一经发出,秒回信息的是浙大二院医务部副主任王卫。“受伤多久了?有无现场照片?”他联系上了浙大二院舟山分院(舟山医院)院长张超和嵊泗县中心医院,三方立即开始远程会诊。

  “初步诊断发现,患者手臂肱骨骨折、腕骨骨折,有严重的离断伤,失血三四千毫升,很可能要截肢。但如果能在8小时黄金救援期内送抵我们的手术室进行保肢手术,就有希望保住手臂。”王卫昨晚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道。

  “建议直接转杭州浙二总院,目的是保住患者的胳膊……”昨天11时08分,张超在群里给出了专业的医疗意见。

  与此同时,位于岑港的省航空应急救援舟山备勤基地也接到了正式救援请求。研判天气、申请航线、计算航程、开展准备,基地的所有人顾不上吃中饭,立即忙碌了起来。

  11时10分,救援飞行获空管部门批复;11时19分,航线确定,从本岛至嵊泗接上伤者,直奔杭州浙大二院,总航程304海里;11时32分,机长、绞车员、救生员、医生、护士、观察员总计7人登机;11时59分,起飞,救人!

  “中午海上阵风非常不稳定,最大风速达到了29节,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巨大考验。”执飞机长朱明军事后告知。这位资深机长的执飞时间已达18500小时。他沉着地握住方向杆,操纵直升机向嵊泗快速飞去。

  昨天12时48分,克服大风、乱流影响,直升机顺利抵达预定坐标,在一旁等候多时的医护人员立即将伤者运送上直升机。在旁目睹这一幕,贺凯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发动机隆隆作响,直升机二度升空,直奔杭州。很快,收到了杭州空管部门的指令:“航线空域已净空,所有飞行器将避让,请直飞目的地。”

  塔台简短的话语,让朱明军心中一暖,“通常飞杭州的航线要避开一些特殊区域和繁忙航线,净空相当于为我们打开了一条空中高速路,最起码能比预定时间早到20分钟。”

  昨天14时15分,直升机平稳降落在浙大二院停机坪。15时许,伤者被推上手术台;17时50分,完成上肢清创手术,开始进行骨折外固定术和血管神经吻合手术。23时左右,保肢手术顺利完成,伤者返回急症重症监护室。

  省市县三级联动,在黄金救援八小时内将海岛患者送上了杭州浙大二院的手术台。正是强大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搭建起了这条“生命通道”。

  近年来,省应急管理厅逐步在杭州、金华、温州、湖州、舟山等地部署建设航空应急救援基地,打造覆盖全省的航空应急救援网络。去年1月底,舟山首架航空应急救援直升机在定海岑港正式进驻。

  “舟山是全省五大航空应急救援常态化备勤基地之一,也是全省主要面向海洋开展航空应急救援的基地。经过一年多运行下来,成效显著。”省应急管理航空救援中心飞行观察员赵晨晨说,“目前舟山基地已执行救援任务23次,救援范围不仅覆盖舟山,还延伸至宁波、台州、温州等其他东海沿海城市,已顺利救助13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救援;舟山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研判天气、申请航线、计算航程、开展准备,基地的所有人顾不上吃中饭,立即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