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泛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园日前揭牌,新盈电子解决国内光刻胶“卡脖子”难题,园区建成全市首个化工专业污水处理厂,泛半导体产业从蓝图变成实景。围绕“泛半导体”这个关键词,今年以来,南浔区菱湖镇抢抓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期、窗口期,全面融入“1391”工作部署,在接轨大上海、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推动区域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呈现“加速度”。
在日前的南浔区“新春第一会”上,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瑞通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站上颁奖台。作为一家从精细化工材料起步发展的本土企业,瑞通可以说是菱湖发展泛半导体产业的众多“良种”之一。
无中生有兴起“芯”产业?菱湖其实早有“渊源”。据菱湖镇志记载,20世纪70年代,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我国急需电子基础材料,菱湖绝缘厂成功试制绝缘板和覆铜箔板,其产品由当时的第四机械工业部(即电子工业部)定点,畅销全国各地,为当时各大著名品牌如飞跃、凯歌、金星、红灯、西湖等电视机、收音机厂商所抢购,半导体产业经济领国内一时风气之先。
菱湖溪西线路板厂利用本土产零头覆铜板,加工生产收音机、音响设备所必须的印制电路板;菱湖晶体管厂与浙大开展技术合作,生产为黑白电视机配套的3DD01、15大功率晶体管产品畅销全国;引进当时首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386微机”,用于晶体管厂所研究创新。
新时代,泛半导体产业更被誉为世纪黄金产业。立足本地龙头企业,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菱湖坚持锚定大力发展泛半导体产业目标不动摇,沿着“一年起步、两年见形、三年有效、四年上台阶”的战略路径,蹄疾步稳。
得益于沪苏湖高铁开通机遇,菱湖进一步深化与上海各大科研院所合作,设立“人才科创飞地”,深度承接上海半导体产业外溢资源,精准对接上海张江高科等园区,引入宁波微芯新材、上海纳鸿微球科技等十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签约总投资超35亿元,未来将形成“研发在上海、转化在菱湖”的协同创新格局。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