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3点多,在平湖市独山港镇的粮食码头丁字坝,随着海水渐渐上涨,外出捕捞的渔船开始靠岸,干了30多年的渔民王连根正是其中之一。“一船能捕400多条吧,一条能卖10元左右。”王连根说的是被渔民们称为海上“软黄金”的鳗鱼苗。
“北来要作尝鲜客,一段鳗鱼一段金。”这是鳗鱼苗被称为“软黄金”的由来。每年1到4月,是嘉兴临海捕捞鳗鱼苗的黄金期。由于鳗鱼的人工繁殖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还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所以鳗鱼养殖业的种源几乎全部来自野生苗种。
记者从嘉兴农业农村局获悉,杭州湾作为我国重要的鳗苗捕捞生产区域,鳗苗捕捞工具主要为单桩框架张网,这种捕捞方式通过水下桩基定置在水域中,具有较高的捕捞效率。为了保护鳗鱼资源,巩固长江十年禁捕成效,农业农村部以及我省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捕捞规定和管理措施,以确保鳗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平湖当地,像王连根一样“持证上岗”捕捞鳗鱼苗的渔船共有百余艘。“捕鱼是生计,但也要注意安全。”嘉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春节前后是鳗苗捕捞作业旺季,也正是海上大风、寒潮等恶劣天气多发的季节。这段时间,农业农村部门多次开展“节后复工复产”宣传嘱教,对船员分批次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技能提升集中培训,抓实新船员上船“第一课”。昨天下午,在王连根的渔船上,执法人员查看了船只的专项特许捕捞证明、船员证、渔船驾驶证等证件,检查船内消防设施、救生设施是否齐全,实时监控系统是否完好并开启,嘱咐船员作业中要注意安全,作业工具要合规合法。
“主要突出以案警示和安全宣教,引导渔民‘讲安全、讲规范、会应急’。”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还开展了“面对面”小班化培训,向船员普及冬春季渔船自救互救、防火防撞等安全知识,指导服务船东、船长做好渔船风险隐患自查自纠。
此外,市农业农村局也提醒广大群众,鳗鱼苗捕捞需要持特定的捕捞证书,否则视为非法捕捞,将予以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