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大家都到齐了,就等你啦!”
早上8点,又到了每周的播报时间,二十几名“老粉”一早就围坐在村口的文化礼堂门口,等着王掌桂过来为大家讲新闻。
在浙江台州临海市上盘镇金杏灯村,82岁的王掌桂是村里的“名嘴”,也是老人们了解外面世界的“村播员”。
因为有些村民的文化程度不高,每隔三四天,他都会和村民相约,用地道的方言,将近几天的热点新闻资讯,和村里老人“对味”地传达分享。这样的义务“村播员”,他已经当了30多年。
村里老人听不懂普通话
他当起了“村播员”
上世纪90年代初,电子产品还比较少见,村里一台黑白电视机,放在村委办公楼里,每晚的新闻联播时间,楼里总是挤满村民。
那时候,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不少人听不懂普通话,一场新闻联播看下来,里面说了啥内容,大家都是一知半解。
王掌桂初中文化,当过6年铁道兵,担任过部队里的班长,还荣获过三等功,在当时算是阅历丰富的了。
“掌桂,你文化程度高,给我们讲讲新闻联播里说了些啥!”人群中有位老人提议。
架不住村民的热情,王掌桂就用临海方言,将刚才新闻联播里的重要内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们作了传达。
“原来是这个意思,掌桂讲得真好,以后能不能多和我们讲讲。”
村民们的称赞,让王掌桂感受到了做这件事情的意义——电视机打开了信息交流的通道,但要让村民能够顺利融入,还需要一个“中间人”。那时,刚满50岁的王掌桂,决定当起这个“中间人”。
“我20来岁退伍后,上班、种田、捞虾、理发都做过,也积累了一些财富,50岁以后,我就想静下来好好享受生活了。”王掌桂告诉记者,他是位新闻爱好者,当他发现村民对国内外新闻很感兴趣后,心里就思考着,能不能在平时了解新闻热点的同时,再“嚼”烂了分享给乡亲们听?
那段时间,几乎每晚新闻联播开播时,他都会准点赶到村委办公楼,一边陪村民看新闻,一边将要点内容简洁明了地“翻译”给村民听。
有了这样的“同声翻译”,大家都能跟上新闻联播的节奏了。
“村播员”他已经当了30多年 受访者供图
定期为村民说新闻
开讲前做足功课
过了几年,电视机逐渐在村里普及开来,到村委办公楼看电视听新闻的人少了,大家都在自己家收看了。不过,依旧有不少村民听不懂用普通话来播报的新闻内容。
“掌桂,现在张叔和李婶都在我家呢,你有空过来给我们说一说这两天的国家大事吧!”
“这几天都没了解到最新的新闻,你什么时候再给大家讲一讲呀!”
……
没多久,这样的求助电话,一个个打到王掌桂这里。他这个“村播员”,还是得继续当下去。
“与其几个人几个人去讲,倒不如约个时间找个地方,大伙儿聚到一起聊一聊。”于是,王掌桂的“方言新闻节目”正式上线了,时间定在早上8点到9点。
为了这个“节目”,王掌桂要花费很多时间,不仅各档电视新闻一一看过去,各大报纸也都是仔仔细细翻阅一遍,然后再将重点新闻和时事,一笔一划记录到笔记本上。
村里的文化礼堂,离王掌桂家有一公里左右。为了准时赶到现场,他买了一辆电动车,每天骑着赶来“上班”。
王掌桂的“方言新闻节目”,播出了说书人的气势。台上,他讲得认真,台下,大家也听得跌宕起伏。
因为是面对面交流,所以每次讲完新闻后,他都会被一些村民拖住,除了咨询一些没听懂的内容外,还会打听一些感兴趣的消息。能够解答的,王掌桂都会当场给予耐心回复,不能解答的,他会逐个记录到本子上,回到家里翻阅资料,下次再回复给村民。
碰到一些重大政策发布或者与农户相关的福利推出时,村民便会非常关注。这时,王掌桂会自己先研究透彻,尽可能仔细好懂地为村民解读。
时间久了,王掌桂说新闻的名气越传越远。周边村的人,不忙的时候,也会专程跑来旁听。还有一些村庄直接发来邀请,请他去现场讲一讲。
和大家处成了老朋友 受访者供图
“村播”背后是老友相聚
已经有村民加入他的行列
在王掌桂的家里,到处是成堆的报纸和杂志,还有数不清的笔记本。
翻开这些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新闻消息,“中途当废纸卖掉很多了,不然估计上百本应该有了。”
王掌桂的爱人尤仙凤,说起他当“村播”这件事有点嗔怪,“这辈子没安生过,每天看他都在忙讲新闻这件事,家里的事情倒没见他有这么上心。”
埋怨归埋怨,尤奶奶的语气中还是有几分藏不住的自豪和担忧,“以前五六十岁,他想讲都随他去讲,现在都80多了,我真怕他身子吃不消。”
为了不让老伴担心,允许他继续讲新闻,王掌桂坚持每天早起锻炼,爬山加小跑,不输年轻人。“这些年,我连感冒都没有得过,老婆子说的没错,自己身子硬朗,才能给别人讲新闻,我也会坚持讲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些年,一代代的年轻人长大了,村民的文化程度也提高了,读书也没什么有障碍,来听王掌桂讲新闻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对王掌桂来说,时不时的相约聊新闻,除了作资讯交流外,更多的是见见老友,互道珍重,“几十年的交情,都像亲人一样了”。
遗憾的是,这些年,他们也送走了不少老友。
王掌桂依然坚持着。周边共有8个村都为他留着专门的讲堂。只要他来,都会有很多老年村民前来捧场。
80岁的“铁粉”王茂雨,是隔壁村的村民,他拜王掌桂为师,每次在他这里听完新闻播报后,就回到自己村里讲给村民听:“老王一个人讲太辛苦了,我帮他分担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