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无影灯下,机器人大显身手

字体:
—2025—
02/21
10:28:00
2025-02-21 10:28:00 来源:宁波日报 记 者 陈 敏 通讯员 徐晨燕 庞 赟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现场。(陈敏 徐晨燕 摄)

  无影灯下,一台大型机器人正灵活地转动自己的“三头六臂”,进行高难度手术操作,夹持、牵拉、剪切、缝合……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的真实写照。

  AI驱动的机器人辅助外科医生进行高精度手术,正在改变传统手术模式,为外科手术带来革命性突破。

  “活了80岁,还能尝个鲜,居然由机器人给我动手术。”前日上午,刚做完前列腺癌切除手术的刘大爷开心地从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出院。上周,他成功接受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损伤小、出血少,刘大爷和家人惊喜不已。

  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兴宁院区,患者李女士同样体验了机器人手术的神奇。李女士右肾内长了一个肿瘤,恶性癌变的可能性极大,但肿瘤位置极深,更糟糕的是她的肿瘤靠近周围的肾盂和血管。像这种情况,过去基本上是把肿瘤与肾脏整体切除。如今,借助“达芬奇”,李女士肾脏内2.5厘米的肿瘤被精准取出,肾脏被成功保留。

  该院泌尿外科主任龙慧民介绍,在“达芬奇”面前,有些手术难点迎刃而解。因为“达芬奇”有7个机械手,可以540度旋转,突破人手的操作极限,在狭小的空间里完成精细操作。“达芬奇”还拥有“火眼金睛”,可以将手术图像放大15倍,通过腹腔镜看不到的血管、神经,“达芬奇”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据了解,宁波医疗系统目前共有两台“达芬奇”机器人。一台在李惠利医院,一台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21年11月引进全市第一台“达芬奇”机器人以来,已完成手术超2300例,均为疑难复杂的四级手术。“机器人帮助我们不断突破手术禁区。”该院肝胆胰疝外科郑四鸣主任医师说,肝胆胰疝外科已完成的几百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几乎涵盖了所有高难度手术,如肝门胆管癌根治术、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蒋军辉告诉记者,与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手术有着独特的优势,由于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如以往肝脏手术病人大多要住院7天,现在可缩短至5天。

  除了“达芬奇”,这几年该市各大医疗机构越来越多地引入AI驱动的机器人,如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去年底安装了一台世界先进的关节手术机器人“MAKO”和一台第三代脊柱手术机器人“天玑Ⅱ”。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医生;外科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AI驱动的机器人辅助外科医生进行高精度手术,正在改变传统手术模式,为外科手术带来革命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