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农事渐忙。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海宁市袁花镇双丰村的民兴农机专业合作社,这里的田间地头绿意已显——麦苗“钻”出地面,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绿衣。“现在小麦处在分蘖期,施肥、管理很关键。”合作社负责人周治国告诉记者。
不误农时、不负春光,抓好春耕备耕是打牢夏季和全年粮油丰收的基础,对确保粮食丰产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记者从嘉兴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由于年前干旱时间近50天,嘉兴田间80万亩小麦、11.3万亩油菜长势出现分层。“去年11月15日是一个分水岭,此前播种的小麦、油菜整体长势良好,但之后播种的小麦、油菜出苗慢且不齐,整体长势较弱。”嘉兴市农业农村局农渔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连日来,为确保小麦、油菜等农作物长势,嘉兴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专家广泛开展下乡走访、田间指导、技术培训,因地、因苗、因墒开展分类指导,为种粮大户排忧解难。同时,全市已储备农作物种子550万公斤以上,各类化肥、农药备货4万吨,并购置数字化育秧机、精量播种机等高精度、高适应补贴机具。组织农机手参加插秧机、拖拉机维修等技术培训,帮助保养、检修机具,为春耕生产提供坚实的机具保障。
秀洲区新塍镇观音桥村永梁农机专业合作社去年下半年购入了一台8行及以上四轮乘坐式插秧机。“淘汰了一台旧插秧机,还拿到了18000多元补贴。”合作社负责人陈永梁笑着告诉记者。
而在海盐县,为抓好春耕备耕,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当地正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高标准农田项目集中攻坚,狠抓工程质量监管,兴起了农田水利建设热潮。“为了打通施工环节的堵点、难点,我们督促参建单位充足配备人员、设备,集中人员、资源,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海盐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海盐2023年7个高标准农田项目(面积1.43万亩)全部通过市级竣工验收;2024年8个高标准农田项目(面积3.5万亩)均已完工,实现了当年项目当年完工。今年,海盐计划力争建设高标准农田3.2万亩、认定高标准农田储备区1.1万亩,预计年底基本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多田套合率达100%。
嘉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重点围绕稻米产业链统筹做好谋划推进,摸清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和短板,重点推动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延链补链,把卖稻谷变为卖大米、卖大米变为卖优质品牌米。同时,做好粮油作物播种以及后续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导工作,深挖粮食单产潜力。开展粮油作物高产竞赛暨高产攻关农技大比武活动,以百亩示范方和攻关田为基本单元,打造一批粮油作物高产典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