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2025年浙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件实事出炉

字体:
—2025—
02/27
18:24:14
2025-02-27 18:24:14 来源:潮新闻 记者 王璐怡 通讯员 张许娥

  2月27日,记者从省文明办获悉,经申报推荐、集中评审等环节,2025年我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件实事日前正式确定。

  十件实事包含“童谣传乡音”——浙江省少儿方言童谣诵唱活动、传承:浙江家风家训的智慧瑰宝、“我陪孩子读经典”未成年人阅读项目、打造提升“共育社·润德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项目、品孟郊故事传游子文化——德清县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阳光桐心2.0”项目、大中小学思政实践教学“馆际联盟”项目、“有礼副校长”育人项目、“e网护未”——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服务(网络防沉迷)项目、“爱在校门口”心安驿站项目等。

  从2007年开始,我省每年都会推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件实事项目。今年的十件实事依旧聚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形势和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涉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心关爱心理健康、网络保护服务等多领域内容,旨在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助力未成年人筑梦、追梦、圆梦。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件实事已明确责任单位和推进时间节点。我省有关部门将对项目实施情况全程跟进,定期督促检查。

  此外,今年还遴选了“衢网有礼·守护青春”预防校园霸凌主题动漫AI创作大赛、银雁关爱·假日学校、思政五分钟、海岛“少年军校”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等四个项目作为重点培育项目,鼓励试点探索和进一步完善后,再进行推广。

  十件实事具体内容:

  “童谣传乡音”——浙江省少儿方言童谣诵唱活动

  申报单位:省文联

  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主题,面向全省开展童谣创作、收集、整理以及少儿童谣教学传唱活动,通过方言童谣讲故事、赞家乡、说理想、抒情怀,抢救性保护方言文化。目标完成全省11个设区市至少55首方言童谣的收集与整理,并结集编印《浙江省方言童谣历史文化故事集》赠送给地方中小学。

  传承:浙江家风家训的智慧瑰宝

  申报单位:浙江出版联合集团

  挖掘提炼浙江省各地市家风家训思想内核和人文精神,出版一套面向全省中小学生的普及性读物。主要通过讲述浙江省11个地市的家风家训故事,总结故事中的家风家训精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计划于2025年12月底前正式出版。

  “我陪孩子读经典”未成年人阅读项目

  申报单位:宁波市文明办

  2025年,全年计划完成1个市级、10个区(县、市)级的少年儿童图书馆打造并投入使用。通过家长陪读、老师引读、名人领读、社会伴读,组织开展活动1万场次以上,分级分层推出了200本“我陪孩子读经典”推荐书单,举办中小学校园读书节,吸引不少于80万人次未成年人参与经典阅读。不断强化未成年人阅读内容供给、优化未成年人阅读空间环境、提高未成年人阅读服务水平。

  打造提升“共育社·润德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项目

  申报单位:温州市文明办

  努力解决阵地发展不均衡、活动开展不规范、未成年人参与率有待提高、外来民工子女群体学习生活难融入等问题,大力推广“共育社·润德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提升工作,预计覆盖温州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儿童活动之家、社会实践基地、公益性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等五类重点阵地4000余家,全年举办系列活动惠及未成年人120余万人次。

  品孟郊故事传游子文化——德清县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项目

  申报单位:湖州市文明办

  以浙江优秀先贤教育丛书《走近孟郊》《品读孟郊》为引领,组织开展“春泥计划”启动仪式、“毕业加一课”、 《走近孟郊》《品读孟郊》教育丛书研读计划等活动,计划覆盖德清全县100%中小学校,5万余学生参与。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阳光桐心2.0”项目

  申报单位:嘉兴市文明办

  通过开展“阳光校园行动”,实施校园全员心理导师、心理危机演练实操、“桐心课程”计划,提升师资队伍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开展“幸福家庭”行动、“和谐社区”行动,为家庭定制亲子活动、教育指导,构筑区域联动的心理育人合力,形成“人人善于辅导、人人接受辅导、人人心理健康”的育人格局;制定出台“桐心课程”标准,推动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

  义乌市大中小学思政实践教学“馆际联盟”

  申报单位:金华市文明办

  以“真理的味道”为教学主题系统化建设思政育人实践基地,协调义乌市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故居、博物馆、城市规划馆等场馆,以“一地多课优讲师”的标准要求,推动义乌市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教育“馆际联盟”建设。2025年计划进一步整合联盟成员单位的优质资源,形成50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实践教学案例。以研学实践活动、校外实践课堂等方式,组织10万名以上大中小学生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等。

  “有礼副校长”育人项目

  申报单位:衢州市文明办

  以教育教学领域为切入点,盘活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行业先进等各类正面典型资源,聘任其担任中小学“有礼副校长”,充分发挥“有礼副校长”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率先垂范、宣传引领、统筹协调的作用。通过开展大思政课、先进事迹报告会、理论宣讲等,打磨“有礼副校长”精品课程40节以上,打造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60个以上,落实“有礼副校长”教学活动不少于150课时。

  “e 网护未”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服务(网络防沉迷)项目

  申报单位:台州市文明办

  以“台州市网络文明实践中心”为平台,联合多个部门,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打造一个未成年人网络文明空间阵地、组建一支未成年人用网守护者队伍、搭建一个多元网络文明研学体系、推广一批正能量网络文化作品、开展一系列预防网络犯罪活动、建立一套网络沉迷个案帮扶流程,推动青少年网络文明建设,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全方位促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爱在校门口”心安驿站项目

  申报单位:台州市文明办

  “爱在校门口”心安驿站选取中小学、乡村青少年宫等未成年人聚集的场所推进驿站建设,结合“浙江有礼 路桥有你”区域文明新实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的传统节日等主题开展项目运行和活动组织。在“爱在校门口”项目基础上,路桥区全域推广拓展“爱在”系列心安驿站的建设工作,预计到2025年共建成18家心安驿站,打造5家“爱在校门口”示范点位。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文明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