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至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作为论坛创新打造的主题活动之一,“人机共创·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于29日晚举办。
在这场科技与创意的碰撞中,大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正能量网络传播”,邀请网络媒体、互联网企业和研究院所代表交流互鉴,通过“沉浸式展演+交互式展览”,积极搭建成果展示、新品发布、模型推介、供需融合的平台,形成良性示范和正向引领,助力行业创新发展。
人机共创·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现场。广西网信办供图
作为大会的重要环节,主办方围绕“发展”“创新”“安全”三大关键词,现场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备案情况,并同时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AI精品案例征集展播活动成果。
来自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人工智能科技企业、商业网站平台、高校、创作者代表等,围绕年度重大主题,运用前沿AI技术,分享了《国旗飘扬75年!AI重现首位旗手时空之旅》《当孔子遇见苏格拉底》《AI奇妙夜》等精品案例,现场展演“2025中国·AI盛典”“红色云展厅”“一键换装”“即刻造梦”等最新作品,以及“采编助手”“自由画布”“AI导演共创”“钱学森的AI课”等智媒应用,共同探寻AI赋能正能量创作的时代答案。
浙江科技力量的集体亮相成为大会亮点。现场,来自浙江的强脑科技、灵伴科技和与光同尘等科技企业分别从人机交互、终端革命、文化融合等维度作了精彩分享。
因佩戴智能眼镜“脱稿”演讲火出圈的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祝铭明在会上表示,未来的AI将成为一种不可见但无处不在的能力,“未来的智能终端也不仅仅是智能手机,而是像这副眼镜一样,把我们从方寸之间解放出来,让人机交互从指尖的滑动回归到眼神的交流。”
融合展演环节,嘉宾田梅、祝铭明、周键与人形机器人同台。广西网信办供图
周键用智能仿生手演奏钢琴曲《大鱼》。广西网信办供图
当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仿生手体验官周键用智能仿生手在钢琴键上流淌出《大鱼》的旋律时,科技的温度触动了现场观众的心弦。周键12岁时因意外截肢,失去右手。2022年,他偶然了解到智能仿生手,并参与到强脑科技研发产品的测试中来,“如今我不仅能用它演奏音乐,更重新掌握了自己的生活。”
科技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在与光同尘团队的作品中得到了答案。即梦AI优秀创作者代表、与光同尘(杭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CEO陈发灵带来了通过AI为广西特别创作的民族特色水果卡通形象——砂糖橘“砂砂”、荔枝“枝枝”和火龙果“火火”。他表示,AI科技的发展让我们有机会与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开启全新对话,并希望借此助力中国动画出海、影视出海和文化出海。
大会最后,与会嘉宾共同启动了“2025AI正能量创作计划”。接下来,主办方将联合网络媒体、互联网企业、科研机构,推动内容创作,以“技术赋能内容创新、流量驱动价值传递”为核心理念,实现“正能量”与“大流量”的深度融合。
本次大会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网络管理技术局主办,人民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承办,人民视频协办,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