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你吃的瓯柑是温州产的吗?本土瓯柑面临生存困境

字体:
—2025—
04/02
08:03:09
2025-04-02 08:03:09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 许雅晶 实习生 徐千禾 夏心遥

 本地瓯柑价格基本要10元一斤

外地瓯柑价格便宜很多

  要说什么水果“最温州”,瓯柑不遑多让。

  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温州种植瓯柑已有千百年历史,成为温州人民独特的味觉记忆。如今市面上却出现了不少“福建产”“丽水产”的“瓯柑”,这是怎么回事?

  福建货假冒“三垟瓯柑” 

  身价翻倍

  3月31日下午3时,记者走访位于娄桥的温州水果批发市场,记者注意到其中一家水果批发店的瓯柑售价明显较低,为3.8~6元/斤,较其他店铺8~13元/斤的价格区别明显。

  记者就此询问店主林先生,一开始,店主林先生没有透露,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才告知这些“瓯柑”其实来自福建。“我们会从福建进货,拿货价都在3元左右,但是个头会比温州的稍微小一点,价格可以便宜3~4元。”他又称“我们拿不到三垟的货,太贵了。”

  事实上,这样的“冒牌”瓯柑并不少见。记者在淘宝平台搜索“瓯柑”,发现有不少店铺发货地为福建漳州,其中一家店铺还特别标注“温州特产”,在产品主图上也写有“温州瓯柑”的字样,售价为小果5斤45元,中果5斤76元,大果5斤85元,评论区还出现了“苦涩无回甘”的差评。

  温州三垟湿地瓯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海港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他表示,现在市面上不少丽水、福建的外地货,打着温州瓯柑,尤其是“三垟瓯柑”的旗号在售卖,虽然同为瓯柑品种,但品质却与温州瓯柑差别较大。“经常吃瓯柑的消费者一吃就知道,味道完全不一样。”

  林海港透露,瓯柑的生长受地理环境影响很大,三垟湿地是最佳的瓯柑生长地,再加上相对成熟的种植技术,产出的瓯柑品质较优,汁水丰富。而丽水、福建的瓯柑种植时间短,品质不高,售价也相对便宜。市面上,不少商家便用这种“价差”来牟取利益。

  “一换上‘三垟瓯柑’的包装,身价立马翻倍。”林海港坦言,两种瓯柑在外观上很难作出区分,肉眼基本看不出来,但口感区别明显,这也是商家能“钻空”的原因。

  他建议市民在购买时,认准三垟湿地出厂的正规渠道,尽量到本地果农处购买,另外,三垟瓯柑的售价通常在10元/斤以上,如果遇到价格格外低的,一般推测不是本地出品。

  外地瓯柑种植面积

  “快赶上”温州

  记者发现,福建、丽水等地的瓯柑种植已形成一定规模,甚至大有赶超温州之势。

  据悉,温州柑橘较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至三国时期,《永嘉橘录》记载了历史上温州有27个传统柑橘品种。瓯柑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栽种历史,温州民间素有“端午瓯柑似羚羊”的说法。

  新中国成立之初,瓯柑种植集中在瓯海三垟、梧田一带;到1979年,种植面积一直在数千亩上下浮动。至2012年,我市瓯柑种植面积达5.6万亩,但随着城市化的扩张,时至今日,减少到3.4万亩左右。

  而对比外地,2012年,丽水莲都区瓯柑种植面积达3万亩,2024年,面积为2.2万亩,除此之外,近年来盯上温州瓯柑市场的还有福建省福鼎市,当地已开始一定规模的瓯柑种植。其中,福建松溪县福来香果园创办人便是在温州销售柑橘,看到了瓯柑品种的市场前景,后回乡在村里的几十亩撂荒地里种植,并逐步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亩。

  “9月份,果子还在树上,就已被来自温州的客商全部预订。”他说,自己种植的瓯柑基本销往温州,有不错的收益。

  外地种的瓯柑

  还有“瓯”味吗?

  早在2008年,瓯海瓯柑就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瓯柑以4.67亿元的品牌价值和赣南脐橙、阳澄湖大闸蟹、烟台苹果等品牌农产品共同入选“2009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瓯海区作为主产区,还被授予“中国瓯柑之乡”的称号。

  外地可以种“瓯柑”吗?对此,浙江省农科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有关负责人刘冬峰表示,从个人角度,她认为瓯柑作为一种柑橘品种,多地种植有利于市场发展,可能会产生良性竞争的状态,但不同地区种植的瓯柑可能因为地理、气候等因素造成口感和品质上的差异,建议不同地区的果农在出品时,在产品包装上作出区分和标识。

  但北京炜衡(温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朱擎宇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瓯柑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国家对于一个温州特色产品及地方特定的人文因素和地理文化特征进行保护的一种认定。一般有两个特点,即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同时,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者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

  “以瓯柑为例,在我们温州种植的,它可以称为瓯柑,但是如果其他地方移植栽种了,那就不能称之为瓯柑。”朱擎宇表示,如果瓯海瓯柑已经注册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应当获得保护。

  温州瓯柑

  面临生存困境

  除了外地“瓯柑”的入侵,本地瓯柑还面临不小的生存压力。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城市建设的加快,特别是随着三垟湿地公园建设的推进,瓯海平原瓯柑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三垟街道原有的5000多亩瓯柑基地仅保留1500亩瓯柑保育恢复区;温州市郊西山、水心一带等历史种植区域,由于城市发展已不具备种植条件。

  同时,部分果农片面追求高收益、快回报,大量引进外来品种,导致我市以瓯柑为代表的一系列地方特色品种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种子纯度下降、退化严重。

  浙江省农科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曾对瓯柑产业现状做过调研,发现瓯柑之“苦”,原因复杂。该研究所有关负责人刘冬峰介绍,作为区域性消费为主的地方水果,瓯柑生产环节受市场影响较大,当市场供不应求时价格奇高,增加产能又难以销售,果园失管、弃管后黄龙病感染风险增加,果农生产效益难以稳定。

  此外,虽然栽培历史悠久,但瓯柑文化挖掘及品牌管理不足,受认可但叫不响,品质参差不齐,也无法做到统一的优质优价。此外,瓯柑的功能性开发、商品化不足,也导致难以打开新市场。

  温州也在大力推动瓯柑产业发展,2021年以来,温州大力培育“六个一”特色农业产业,将瓯柑作为“一个果”产业主导品种之一。眼下,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开展《温州市瓯柑保护发展条例》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很快落地实施。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瓯柑会“苦尽甘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水果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温州种植瓯柑已有千百年历史,成为温州人民独特的味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