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6时30分许,陈金贤时常出现在嘉兴市秀洲区新城街道殷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烧水、打扫卫生……他是殷秀社区一名普通的热心居民,也是社区的一名资深志愿者。
老陈今年70岁,为人热情,在社区建设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他是“幸福来敲门”志愿者团队的主心骨,也是小区中的“百事通”,还是“陈心陈意”工作室的创始人。
陈金贤总是穿着“红马甲”,出现在小区的各个角落为大家服务,大家说他是小区里的“活雷锋”,并亲切地喊他老陈。
陆阿奴的“贴心家人”
陆阿奴和老陈同岁,在殷秀村时归属于同一个生产队。年少时,陆阿奴生了场病,落下终身智力残疾,没法工作,也没有成家,一直和老父亲生活在一起。
住在村里的时候,老陈时常去陆阿奴家中帮忙。2009年,他们拆迁搬进了殷秀花园,老陈和陆阿奴依然住在同一个小区内。他没忘记陆阿奴父子,经常去串门。
十余年如一日,老陈仿佛成了陆阿奴父子的家人,开始主要是帮他们处理一些琐碎的日常小事,如换灯泡、买米、买油、买药、打扫卫生、给他们读书读报等。后来,陆阿奴患上了高血压,其老父亲也卧病在床,老陈又肩负起带他们上医院看病的重担。
2024年6月12日上午,老陈跟平时一样,带陆阿奴去社区邻里中心的卫生站做常规检查,发现陆阿奴左侧肋骨部位有肿胀。第二天,老陈和社区工作人员带陆阿奴去市区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他肺部有疾病,需要动手术。从6月28日到7月8日,陆阿奴住院进行大手术期间,老陈三天两头跑医院。出院后,老陈又主动承担照料、陪同陆阿奴复查等事项。在老陈的细心照顾和社区的关心下,陆阿奴的病最终痊愈。
2024年10月,陆阿奴的父亲去世。陆阿奴的妹妹远在杭州,因距离和生活的羁绊,无法时刻照料陆阿奴。在老陈的帮助下,2024年11月,陆阿奴顺利入住康慈护理院,并很快适应护理院的生活。即便陆阿奴已经在护理院安顿好,老陈的关怀仍未停止,他常常不定期去护理院探望陆阿奴,还会带去陆阿奴爱吃的饭菜和水果。“他每次看到我都很开心,还会跟护理人员介绍‘这是老陈,有人来看我了!’他每次说这话的时候都很自豪,我也时常提醒自己应该要多去看望他。”短短4个月,老陈已经去看过他4次了。
社区老人的“爱心大棉袄”
“最近身体好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和我说。”多年来,老陈除了照顾陆阿奴父子外,还默默守护着社区里的弱势群体。老陈常常自掏腰包看望社区独居老人,每次上门去看望老人,他总是和老人们唠唠嗑、拉拉家常,还给老人打扫卫生、剪指甲……老陈还会带领志愿者团队,每天给独居老人送午餐。
他记得每位独居老人的生日,会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租借轮椅,帮助他们外出采购生活用品和买药。老人家里的电灯坏了,老陈会带领志愿者团队上门维修。老人们都很喜欢志愿服务团队,常常念叨着他们,“我经常去看望老人,这些老人的子女对我也很放心。我反正也没什么事情,就多上门去看看,陪老人聊聊天,我也很开心的。”陈金贤说,虽然自己的年纪大了,女儿也会担心他的身体,让他少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但是,他觉得只要自己身体健康,就要一直做下去,这让他的晚年生活过得很有意义。一年又一年,老陈带着志愿者团队,以行动诠释“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羁绊,传递社区互助精神,给社区的老人们带去关怀和温暖。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