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受冷空气影响,杭州出现大范围8—10级大风,局部地区风力突破12级。杭州市气象局将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各区县(市)也“闻风而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协同作战,全力保障城市运行和市民安全。
争分夺秒抢险情
呼啸的狂风给杭州多地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上城区、桐庐、西湖区等地出现树木倒伏、广告牌脱落、屋顶被掀等情况,抢险工作刻不容缓。
在上城区中山中路299号,近百平方米的屋顶钢板被狂风掀翻,重重砸向路面,导致周边树木、地砖和车辆受损。险情发生后,上城区环卫应急队25名队员5分钟内抵达现场。“钢板太大,我们决定先切割分解,再分批清运。”应急保障队员董志奎带领团队迅速行动,仅用23分钟便完成清障,确保道路恢复畅通。
在桐庐分水镇,智慧信息平台成为抗风抢险的“前哨站”。值班人员通过大屏幕实时监控路面情况,发现印丰自然村旁有铁皮挡板被吹倒后,立即调度执法队前往处置。执法队员随后对城区广告牌、装修挡板展开全面排查,及时加固或拆除隐患设施。
与此同时,上城区市政集团在巡查中发现,位于笕桥的临时渣土消纳场地防尘网布被大风撕裂,由于场地邻近高铁线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抢险人员立即对破损网布进行拆除、更换和加固,确保覆盖严密,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干群合力保畅通
在这场与狂风的较量中,不仅有专业抢险队伍冲锋在前,更有基层干部和市民自发参与,共同守护家园。
“我们家门口的路上,有一棵树被风刮断,横在路中间了!”昨天中午,钱塘区义蓬街道火星村的村民群跳出这样一条信息。看到消息后,正在村委值班的“90后”工作人员韩栋奇立即和热心村民沈志明带着专用剪刀和绳索赶到现场。只见一棵大树被风拦腰折断,枝干悬在半空中的电线上,随时可能坠落。“小韩你帮我扶牢,我上去把它割断!”沈志明掏出专用剪刀,很快把这棵树剪断,随后两人合力把树挪走,恢复了道路的畅通。
在西湖区转塘街道龙门坎村,党委委员葛玲霞接到村民反映“陈家里片区和龙门南路有树木倒伏”后,迅速组织8人应急小队赶赴现场。队员们分工协作,用电锯分割树干、清理枝叶、设置警示标志,经过2小时奋战,主干道于14时50分恢复通行。截至当天15时,该村风力已达13级,村党委书记孙大龙表示,已组建巡查小队24小时值守,确保村民安全。
另据了解,拱墅区文晖街道也迅速行动起来,统筹“文小美”快速应急服务队、综合执法秩序保障队、污水零直排服务队、物业单位及建筑工地等力量,快速开展应急处置作业;滨江区长河街道观潮社区则组织社工、网格员和物业工作人员成立巡逻队,在辖区网格内不间断巡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上报并设置警示标识,全力保障居民的安全。
快速处置保安全
记者从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受到大风天气影响,截至4月12日晚8时,全市共接报大风天气引起的警情35起,其中高空取物35起,雨棚掉落1起,钢棚倒塌拆除1起,相关警情均未造成人员伤亡。
在西湖边,受到大风影响,多处树木发生倒伏、断枝等情况。多部门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对断枝树木进行处理,确保游客出行平安。据悉,景区昨日共出动人员275人次,应急处置倒伏树木40棵,清理断枝树木122株。
在西湖景区,消防部门也接到一些游客求助。昨天下午,灵隐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就在北高峰连续救援两位登山游客。
12时19分,灵隐消防站救援了一位因路滑崴脚的女游客,并将其顺利送至山下。13时12分,在归队途中消防员再次接到求助:一位游客因摔倒,头部受伤,需要救援。消防员在一小时内连爬两次北高峰,最终将第二位游客顺利带下山。
“下山走得比上山还要慢。”消防员陈浙徽说,当时山上的风不小,台阶湿滑,大家只能尽量小心,不敢走快。“途中看到不少上山的游客,我们都会多说一嘴,提醒他们注意脚下。”
在滨江区,某综合体车辆出入口的岗亭因大风被突然吹倒,倒在了一辆进出的白色小轿车车顶。接到报警后,滨江消防迅速出动救援人员赶赴现场。消防员成功将小轿车内的驾驶员安全救出,随后将倾斜的保安亭放置到安全位置。消防员告诉记者,万幸的是这位驾驶员并未受伤,只是小轿车有轻微受损。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