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主题乐园,从“童年记忆”到“终身陪伴”

字体:
—2025—
04/14
14:40:22
2025-04-14 14:40:22 来源:杭州日报 记者 张雅丽

  今年,各类国际知名主题乐园在长三角地区“排队进场”。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杭州东站附近新增了小黄鸭主题乐园,在杭州备受瞩目的普德赋主题公园项目在加快谈判;再看上海,乐高乐园全力冲刺今夏开园,亚洲首个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项目预计于2027年与游客见面。

  在国际知名IP竞相角逐“快乐经济”的热潮中,一个显著的变化正在发生:曾几何时,人们挂在嘴边的“儿童乐园”这个称谓,如今已悄然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各大“主题乐园”。从“儿童”到“主题”,两个字之差,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升级,更包含了全龄化体验、更强的消费场景等元素。

  这届成年人,从主题乐园的陪玩角色——跟在孩子身边的疲惫父母、勉强配合拍照的“人形背景板”,摇身一变,成了“氪金主力”。在北京环球影城,“魔法袍”内搭西装的“中年大哥哥”并不少;还有人把“自习室”或“健身房”搬到乐园里,在遍布白噪声的环境里忙碌,并称这是最简单的“劳逸结合”;结伴到主题乐园的老年人也在增加。

  上海迪士尼乐园曾做过一个统计,25岁以下游客占比不到20%,而26-35岁年龄段的游客占到了60%。去哪儿网、同程网等平台上的订票信息则显示,“80后”与“90后”是主题乐园的最大客群,占比超过65%。

  第一批看《哈利·波特》《疯狂动物城》《玩具总动员》《功夫熊猫》《神偷奶爸》的观众,成为今天的消费主力,他们走进主题乐园时,身份不只是游客,更是一起成长的“老朋友”;再过二十年,他们依然能松弛地重返乐园,看望儿时的“好友”,寻找“爷青回”的记忆,与身边的少年们享受同频的故事与快乐——这种跨时空的情感连接,是主题乐园的魔力,也是乐园迈向长远发展的方向。

  在一定程度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主题乐园,各类游玩、娱乐项目变得越来越“成人化”。

  另一方面,主题乐园的“成人化”趋势,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消费升级——成年人对快乐消费的需求不断释放,他们愿意为沉浸式体验、情绪价值、社交分享、动漫IP买单,而主题乐园恰恰为“在逃公主”“在逃王子”提供了一个出口。

  如今,主题乐园从旅游“附加项”变成核心目的地,此时的行业,更需加速动漫IP的深度开发和创新孵化。唯有构建持续迭代的IP矩阵,才能让陪伴“00后”成长的动漫IP,在未来依然能触动新一代年轻人的心弦。如果,每个时代的消费者都能在乐园里找到“快乐老家”,那么主题乐园也就实现了从“童年记忆”到“终身陪伴”的价值升级。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乐园;杭州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