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平阳县鳌江镇钱仓村的钱仓金钱会起义馆,一座规模庞大的木制钱仓微缩模型,赫然出现在眼前,几乎撑满了整张工作室的桌子,台面上的模型规模宏大、造型精巧。难以想象,如此一件规模庞大的艺术作品,居然出自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之手。
老人名叫缪昌安,今年80多岁,是钱仓村的一名老村民,平日里热爱村史文化。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闻钱仓村党支部书记肖玉杰谈到钱仓片区大开发,其中有古城板块。作为土生土长的钱仓本地人,缪昌安对钱仓的过去,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故土情结。“钱仓以前很繁荣,古街人头攒动、人山人海,江边码头和内河船只运输繁忙,晚间满街灯火。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爬上古城墙,站在墙头上,对着钱仓山喊话,回音很响很响。”缪昌安说,他由此产生了制造钱仓古城微缩模型的想法。
缪昌安介绍,整件作品古城模型长5米,宽2.7米,周长11.4米,面积达12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2000多间,是严格按照明清时期钱仓古城原貌进行的缩建。在沙盘中,史伯璇故居、城隍庙、谢力虎将军府、师姑桥等古城建筑尽收眼底、形态逼真。在准备制作钱仓古城的过程中,为了尽量精确地将钱仓古城按照1:10000的比例还原,测量数据时,缪昌安先是走访了钱仓其他高龄老人,搜集了古城风貌及古城建筑特点等相关信息,又多次实地观摩建筑将现有的房屋间数、道路巷道深深印入脑海中,再按比例画出草图。
缪昌安患有胃病,因为病情耽搁,经常制作几天就得休息,有时干久了不得不去医院住院几天。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缪昌安依旧没有停下手里的活,模拟、镂空、雕刻、粘接、打磨、镶嵌……他只一心扎进这座他亲手打造的“钱仓城”。在没有师傅,没有帮工的情况下,缪昌安夜以继日、默不作声地制作着,就这样一间间民居、名人故居、宗教祠堂初具雏形,古城的全貌在缪昌安的手下渐渐展现,这一干就是两年。支撑老爷子坚持这么久的原因,无关其他,只因热爱,微缩的钱仓古城,其实是老爷子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对家乡的一次深情表白。
如今,完成后的微缩钱仓古城作品被钱仓金钱会起义馆收藏,还在今年4月鳌江钱仓文化旅游季时在史伯璇文化广场展出,受到许多游客的点赞和好评。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