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诸暨缘何成为乡村振兴“尖子生”

字体:
—2025—
04/18
08:42:33
2025-04-18 08:42:33 来源:绍兴日报 记者 翁佳美 通讯员 季涵睿

  近日,2024年度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名单和授予“神农鼎”单位名单公布,诸暨市连续三年夺得全省乡村振兴领域的最高荣誉——“神农鼎”,捧得全省首批“神农鼎·银鼎”。

  诸暨如何成功从“铜鼎”升级为“银鼎”,成为乡村振兴“尖子生”?自2023年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以来,诸暨市精耕“三农”工作,融合推进“枫桥经验”和“千万工程”,用好用足“农村改革”重要法宝,有力驱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春耕时节,在诸暨市伟罗家庭农场,数字农机、智慧灌溉、自动插秧等新技术让农业生产“聪明”且高效。去年,该农场早稻“甬籼15”实测亩产达722.35公斤,打破全省早稻百亩方亩产纪录。“新技术、新机械叠加新农人科学管护,收成自然差不了。”种粮大户詹建飞介绍,为护航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诸暨市农业部门还专门派出了粮油高产指导服务队深入田间开展针对性指导。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抓手,诸暨市通过夯实稳产保供底盘、开展粮食高产高效攻关、强化产业品牌建设等途径,持续做厚农业产业“底子”。去年,该市粮食播种面积51.25万亩、产量22.17万吨,两项数据均蝉联全省产粮大县第一;“次坞打面”“绍兴麻鸭(诸暨)”2个土特产新入列浙江省名优“土特产”百品榜,“西施石笕茶”入选2024省级乡村“土特产”精品培育试点名单。

  农业现代化取得突破的同时,诸暨乡村有“面子”也有“里子”。在建成7个省级未来乡村的基础上,诸暨推动一批城乡融通、百姓受惠的乡村数智生活馆持续落地,该市成功入选全省首批乡村数智生活馆整县制建设名单。去年,通过持续探索“三权三票”,诸暨盘活农村存量闲置空间515.6亩,激活闲置农房455宗,资源持续高效益为富民强村赋能。2024年,诸暨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3.8亿元、增长5.7%,全部行政村实现年经营性收入6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县域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57。

  诸暨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聚焦高质量发展,落实粮食种植、项目争取、招商引资三张“责任清单”,推进集成优化性改革、整合示范性改革、融合项目性改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中实现新突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乡村振兴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