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20日讯(记者 王雨红 通讯员 孔玉叶 刘维佳)近日,平湖又“解锁”一个低空新场景:每天下午3时左右,无人机“快递员”在新仓镇客货邮共配中心腾空而起,3分钟后,缓缓降落在2公里外的友联村快递驿站。相比传统路面运输,无人机配送效率可提升50%以上。
过去一年,平湖低空经济蓬勃发展,加速从蓝图飞进实景:全市400余架农业无人机为农作物量身定制套餐,年均作业面积达200万亩次;国内首款电动轻型运动飞机“平湖造”,游客能坐飞机上天“兜风”。“立足万亿级风口,低空经济已成为平湖的重要产业之一,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飞升。”平湖市委主要负责人说。
从农业植保到物流运输,从城市治理到文旅体验,一个个新场景接连“解锁”,背后是完备的产业基础在撑腰。平湖依托汽车、新材料、数控机床等当地特色产业聚链成群,锚定浙江省低空经济应用先飞区、临沪低空经济合作示范区、长三角低空经济智造集聚区的目标,逐步构建起完整的低空经济全产业链体系。
去年4月,行业龙头企业零重力投资的锐恩飞机工业(浙江)公司落户平湖,不到一年时间,首批RX1E-A电动固定翼飞机顺利交付。该飞机是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轻型运动类飞机,也是当前国内唯一已取证、可商业化运营的电动轻型运动类飞机。目前,该款飞机订单已排至明年。
如今,平湖低空经济产业的版图愈发清晰——北部,建设通用机场;中部,打造航天产业基地;南部,打造空天产业园。截至目前,平湖已拥有零重力、帛莱恩、御风未来等低空经济关联产业企业22家,涵盖复合材料、关键部件、整机总装、配套设备等关键环节,去年总产值64亿元。
几天前,平湖市低空经济发展公司应运而生,主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等,并提供全方位低空服务保障。
千米之下,机遇无限。平湖提出力争3年内,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实现100亿元以上,并建成100余个航空器起降点、测试场等低空基础设施,开通20条以上市域、城际和海陆航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