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爱心拾便屋’做得很细心,对我们养犬居民来说,可太方便了!”4月22日,鄞州区首南街道和顺家园,居民张秀芳一如往常下楼遛狗时发现,小区树枝上悬挂着一个个彩色的“爱心拾便屋”。木质小屋被隔成了两层,放置着拾便纸和拾便袋,方便养犬居民遛狗时处理宠物粪便。这些造型简单却实用的“拾便屋”,是和顺社区“外卖大叔”胡为众和一些居民利用闲暇时间做的。
和顺家园是鄞州区规模最大的保障房小区,小区里不少老人会养宠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和顺家园目前有各类宠物犬600余只,犬只数量的庞大极易引发不文明养犬行为。在小区的草坪上、路中央,宠物粪便随处可见,不少居民呼吁文明养犬,但是收效甚微。
“我平时送外卖,跑的小区也多。在其他小区看见了不少宠物粪便箱,遛狗居民没带拾便袋可以随时在箱子里抽取,既方便遛狗人,同时小区环境也能改善。我想是不是可以在自家小区里如法炮制呢?”
于是,作为和顺社区为众慈善服务工作室主理人,56岁的“外卖大叔”胡为众,再一次“出手”了。
不送外卖的间隙,他就在小区里四处转转,搜寻着可以用来制作拾便屋的材料。木材是在垃圾房捡的,防水油漆是邻居提供的。
“原以为这个小屋制作起来会很简单,没想到真上手却发现挺复杂的。”于是胡为众找到了曾是木工的同幢61岁居民王世昌请教制作细节。
在王世昌的帮助下,测量尺寸、切割木材、商量细节、拼接成型,两个人就这样比比画画、敲敲打打,埋头做了一下午,一个个“爱心拾便屋”亮相了。
“自然比不得其他小区拾便屋的精美,但我们做的这些拾便屋很耐用,该有的功能都有。相信居民在使用时也会觉得很方便。”有了王师傅的帮助,胡为众信心十足。
看着树枝上挂着的“爱心拾便屋”,胡为众长舒了一口气,一桩心事总算卸下。
不少居民在得知了胡为众正在做的好事之后,也纷纷加入了进来。
为小区居民公益理发的芦华国,看见他俩在做“爱心拾便屋”后,二话不说便默默加入其中;而常年在架空层义务扫地的73岁宋新全,则认领了及时补充拾便纸的任务;养狗居民苏苏拿着抹布细细擦拭拾便屋……
“这些热心邻居为我们养宠人打造了拾便屋,让人很感动。以后,我会更加规范自己的遛狗行为,也会号召身边人行动起来,做一个文明养犬人。这样才不辜负他们的一番心意!”一位养狗的小区居民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