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全省多地气象工作者走进田间地头助力农事

让气象术语变为家常话

字体:
—2025—
04/24
07:20:31
2025-04-24 07:20:31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张源 通讯员 张晓晨 顾鹏程

  浙江在线4月24日讯(记者 张源 通讯员 张晓晨 顾鹏程)全省入汛以来,天气变化愈发频繁,农户们也跟着忙碌起来。天气因素对育秧、施肥等关键农事影响巨大,可天气预报里“局地”“副热带高压”“降水概率70%”这类专业术语,却常让农户们一头雾水。不久前,一场“气象为农服务需求座谈会”在温州市马屿镇举行。会上,不少农户提出,希望天气预报能让农民听得懂、更对“胃口”。为此,全省多地气象工作者走进田间地头,化身“田间翻译”,讲农民听得懂的气象术语。

  “今天下午不下雨了吧?那我准备施肥了。”4月23日,绍兴市上虞区丰惠镇东门村的田间,种粮大户叶庆旦趁着雨水停歇,火速给一批早稻完成了首次施肥,“必须赶在5月中旬前完成首轮施肥。”望着村里的2000亩地,叶庆旦掰着手指算着,他直言,现在听到气象预报说局部下雨,就盼着能确切知晓自家种植地下不下雨、上午还是下午下……

  面对农户们的诉求,当地气象部门马上行动。“最近群里热闹得很,大伙都在问第二天的天气。”叶庆旦打开手机群消息,满屏都是农户与气象专家的对话,气象专家摒弃“也许、可能、大概、局部、有时”这类模糊词语,把抽象的“云图密码”化作田间贴心话,给出明确答复:“明天上午下雨,下午可以施肥”“明早10点有大风”……

  据了解,绍兴农户对飞播飞防作业的天气需求非常强烈,绍兴市气象局与绍兴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将为农服务摆在首位,科学强化天气研判,注重决策建议的可操作性,发布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的农业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为农户量身定制“精细化到村”的作业服务策略。

  当下,全省各地的气象工作者纷纷“扎进”田间地头,让气象服务惠及广大农民。比如,说“秋老虎”比“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更形象,“七成可能要下雨”比“降水概率70%”更直白……如今的农业气象预报,既有“局地有强对流天气”的专业提醒,也有“别让牲口在空旷地遭雷击”的贴心叮嘱。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气象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