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你纳的税开花了!”随着杭州高架月季进入盛放期,这句带着一些调侃又有一些羡慕的话火了。
一年四季,杭州从不缺花,也不乏远道而来的赏花人。除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闻名天下外,梅花、桃花、牡丹、菊花、郁金香都各有各的赏法。
高架月季则是近几年的新晋网红,“一路生花”“走花路”的浪漫和美好,让月季在杭州有了新的寓意。
很多人疑问,杭州已经有这么多花了,为何还要在高架上种花?种这么多月季,值得吗?
一
2009年,杭州提出要让高架路上“四时有花”。想法甫一提出,园林专家们就开始为“寻什么花”“种什么种”而发愁。
相比公园舒适的环境,高架上日夜不断的车流,毫无遮挡的日晒雨淋,对植物来说可谓生存困难,何况还是娇嫩的鲜花。专家们初筛了包括忍冬、金森女贞在内的11个品种,经过几轮试种,最终选择了月季。
为何是月季?一来月季是杭州的“老底子”。据《梦粱录》记载,南宋时,月季已是杭州常赏之花。《武林旧事》中便有“花院观月季”的记录。可见杭州人古往今来都是非常喜爱月季的。二来月季是“花中劳模”。北宋文豪苏轼曾写“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月季如果养得好,每隔45-60天就能开花一次,完美契合了高架“四时有花”的审美需求。三来月季品种繁多,花色多样,可以在不同路段选择不同的品种,形成“车行花海”的沉浸式体验。
2012年,杭州高架上的月季初成规模。从那以后,“杭州,一座走花路上班的城市”名传全国。不过,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质疑声音。
比如,有人认为,月季是“药罐子”“肥坛子”,地面养护尚且不易,何况高架?杭州的植物专家辗转全国各地,从江苏、山东等地引入“红从容”“黄从容”等低维护品种,以容器苗技术破解土壤限制,设计自动灌溉系统精准到每株花,并且优化花箱布局,以确保月季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比如,还有人觉得,在高架上养花,是不是要花更多钱?从数据上来看,高架上养花的成本相对并不高,时令花卉每平方米年养护成本高达256元,而月季仅需10元。养护部门通过引入现代技术,实现了高效水资源利用,进一步控制了养护成本。
更关键的是,杭州高架的月季是一次投入,长期收益,不需要频繁更换,只需基础维护。今年的高架上,第一批种植的月季仍在开花。月季花期覆盖4月至12月,避免了时令花卉一年换六七次的重复支出。
二
“五一”前后是杭州高架月季首波盛花期,从运溪高架到秋石高架,从德胜快速路到留石高架,215万株、40余个品种的月季花陆续绽放,整座城市仿佛被一条条绚丽的空中花廊所环绕。
长达500公里的“空中花园”,不仅开在钢筋混凝土的高架上,更开进了老百姓的心坎里。心理学研究显示,鲜花的视觉刺激能唤起积极情绪并延长幸福感,缓解驾驶焦虑。
高架月季的铺设,是城市对市民游客情绪的精准抚慰。堵车时的惊鸿一瞥、晚归时的花香相伴,摇曳的月季以“不经意的美”成为市民通行时的治愈剂。网友留言说:“堵车时看着花,火气都能消三分”。
“到杭州看高架花路”成为了许多人来杭的新理由,红橙黄粉的各色月季,已经不仅仅是美景,还成为了一座城市的新IP,让公众对“杭州式浪漫”有了新的感知。
当我们惊叹于花海绚烂时,还应看见那些支撑着浪漫繁华背后的“根系”。高架月季养护团队一共有70余人,从晚上至次日凌晨进行养护,盛夏需延长浇水,寒冬则覆盖防冻膜。养护人员错开市民出行时间作业:修剪残花避免养分消耗,喷洒药物防治虫害,精准补水……
为了让市民游客保持对高架月季的新鲜感,杭州高架月季的品种还在不断优化更新中。2020年,园林专家在江苏常熟发现家庭园艺培育的新优月季品种自洁性强、抗病耐寒,其淡雅胭脂色与江南气质不谋而合。经园林专家带回杭州自育后,这些新优月季被浪漫地命名为“西子系列”。如今,“西子系列”种植量达130万株,盛开在杭州的高架和公园街巷,成为四月杭州的主色调之一。
三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西湖边的一处楹联,说明了四季花事自古以来就是杭州的城事。
种花爱花惜花的杭州人,将赏花变成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同时也为杭州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笔者认为,杭州的花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苏堤春晓、满陇桂雨、灵峰探梅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比如桃花,与柳树组成的桃红柳绿,从唐宋以来延续至今,成为了西湖景致的一部分。再如梅花,孤山、灵峰、超山、西溪都是杭州赏梅的好地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出自孤山梅花。
一类是“无中生有”的美丽。花处处可种,难得的是将花事经营成令人向往的生活雅事,满足市民需求,吸引各方游客。在高架月季出圈爆火之前,最典型的当属太子湾郁金香了。1992年,太子湾公园从荷兰引进了郁金香,次年开展。如今,太子湾郁金香已是杭州春日顶流,每到花开时,人头攒动,打卡拍照者络绎不绝。
还有一类街头巷尾的“小确幸”。如果在杭州来一场City Walk,街头巷尾的转角处,有时会突然遇见一处花墙,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深入骨子里的浪漫。如这段时间走红的蔷薇花墙,公园、古街、小区、校园的围栏围墙上,明媚的蔷薇花与绿叶在春风中摇曳,足以灿烂一天的心情。
以花为媒,杭州将江南的灵秀化作可触可感的日常。所以说,在杭州,赏花不是仪式,而是日常。春天,到桃红柳绿的西湖边散步,秋季,人们涌向满觉陇吃茶赏桂,年轻人举着咖啡沿运河漫步,转角便能与一片二月兰不期而遇。
不仅如此,杭州将“赏花+”模式与婚庆、文创、数字技术融合,形成“种花—造景—兴产”的闭环。从“种花”到“种场景”,杭城的浪漫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城市不能只有钢筋水泥,更需处处绿荫。”一季一景、一街一韵,花事在时光流转中愈发鲜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