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长期酗酒、有酒精依赖的人来说,戒酒太难了。如果在腹部植入“戒酒芯片”就能戒掉酒瘾,这样的“黑科技”你会尝试吗?
昨日上午,市西溪医院完成杭州市公立医院首例“戒酒芯片”植入手术,为患者提供全新治疗方案。这种方式人人适合吗?背后有怎样的科学原理?
不到10分钟完成手术 埋植皮下的药物装置消除喝酒快感
昨天一早,32岁的李先生被推进市西溪医院手术室。局部麻醉后,医院外一科沈明海副主任医师团队在李先生的腹部皮下脂肪层切开一个1厘米的口子,随后植入10枚黄豆大小的“戒酒芯片”——盐酸纳曲酮药剂,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我喝酒10多年了,过去经常晚上喝点,但量不多。这两年酒瘾越来越大,每天早上起床就要喝高度白酒,不然浑身不舒服。”慢慢地,李先生开始出现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了戒酒,他尝试过药物、针灸治疗,也求助过心理医生,前后住院治疗5次,最长一次达5个月,但每次出院后不久都因酒瘾难以自控而复饮。
5次戒酒、5次失败,李先生想放弃了。得知市西溪医院正开展临床新技术,帮助酒精成瘾者戒酒,他抱着“试试”的心态预约了手术。
“‘戒酒芯片’其实是一种药物缓释装置,会持续缓慢释放药物成分,让酒精刺激大脑所产生的快感消失。简单来说,就是让酗酒者喝了酒也感觉不到快乐,进而降低对酒精的心理渴求,减少复饮风险。”沈明海介绍,患者植入“芯片”后4小时左右就能起效,药物可在体内持续稳定产生疗效6个月以上,大多数患者植入一次即可。
酒精依赖既有躯体依赖也有心理依赖。传统的戒酒方法往往难以彻底解决患者对酒精的生理依赖和心理渴求。临床试验显示,植入“戒酒芯片”后,患者重度饮酒天数减少67%、复饮率低于10%。
“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戒酒芯片’植入术。”沈明海表示,这项手术适用于多次戒酒失败、复饮风险高、存在肝损伤或心理障碍的酒精依赖者。本身有严重肝病的患者禁用;凝血功能差、脑中风、急慢性炎症的患者,要在医院接受治疗后才可接受植入。
酒精的安全剂量为“0”
不得不喝时医生建议这样做
俗话说喝酒伤肝。“脂肪肝是真正的内脏肥胖,危害很大。我国普通人群中,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为4%—6%。长期饮酒5年以上,男性每天摄入乙醇量超过40克、女性超过20克,就需考虑存在酒精性肝病的可能。”市西溪医院院长黄劲松科普,酒精主要通过肝脏代谢,长期饮酒超过肝脏正常代谢解毒能力,就会导致身体代谢失衡,严重损伤肝细胞,患上脂肪肝、肝硬化、肝性脑病甚至肝癌。
在肝病专家眼里,酒精的安全剂量为“0”。黄劲松提醒,完全戒酒是酒精性肝病最主要且最基本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近年来,市西溪医院开设了酒精性肝病门诊,接诊了不少因酒精导致的肝炎、肝硬化患者。除手术干预外,医院肝病一科主任刘雁还建议做好营养支持、定期体检等。
“慢性酒精摄入会导致维生素缺乏和蛋白质吸收、合成不良,推荐多吃蔬菜、水果、高蛋白等。”如果不得不喝酒,刘雁建议,可选择低度酒,不要几种酒混着喝,喝酒前吃点东西,补充糖分,帮助肝脏代谢酒精。“饮酒者应定期到医院做肝功能、B超等检查,尤其是长期饮酒以及本身就有肝脏或消化系统疾病的人。”刘雁补充道。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